浙江:放大招全速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

09.11.2016  21:02


  地处台州椒江的飞跃科创园,是传统的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后用闲置的900亩存量土地,打造起来的小微企业科创园。该园区进驻了工商创业创新服务站点,为小微成长型企业提供土地、品牌、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而在全省,像此类设立了服务创业创新示范点的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科创园区、小微企业园已呈燎原态势,最大程度地实现产业集聚、服务配套、管理规范,促进小微企业共生共长、转型升级。截止目前,全省共有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205家,各类省级众创空间172家,其中21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浙江通过把“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招,小微企业成长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据统计,今年全省新增小微企业18.7万家,其中七大产业小微企业4.3万家;新认定科技型小微企业3543家,累计认定2.7万家;新增“个转企”1.3万家,累计完成19.4万家;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2.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规上工业小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53.4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税金总额623.7亿元,同比增长5.7%,规下工业企业税金总额246.4亿元,同比增长5.2%。实践证明,小微企业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内容,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是支撑浙江发展的重要力量。

  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在会上强调,浙江将以“勇立潮头”的气魄和干劲做足做实“成长”文章,建立成长名录库,完善成长档案,落实成长扶持措施,培育成长新动能,跑出成长加速度,推动小微企业成长工作进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政府部门合力破题

  小微企业五大共性问题

 

  “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小微企业工业实现增加值4130.6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利润总额953.4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税金总额623.7亿元,同比增长5.7%;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3057.4亿元,同比增长6.0%,税金总额246.4亿元,同比增长5.2%。小微外贸企业出口总额累计1555.3亿元,同比增长20.7%,比全省出口总额平均高出15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发展难,难在缺少发展空间。针对政策、空间、平台、资金、政务等制约小微企业成长的五大共性问题,浙江千方百计出实招、求实效,帮助小微企业降成本。1-9月规上工业小微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2元,比上年同期降低0.4%。

  今年以来浙江制约小微企业成长的五大共性问题有了较大突破。 空间拓展方面, 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众创空间172家,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88个。台州市、安吉县经政府同意,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检查、督查、考核小微园区的建设。 解决贷款难方面, 截至9月底,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21375.3亿元,比年初新增663.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法人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99.3亿元,同比增长0.8%,商标专用权融资贷款余额22.1亿元,同比增长54.8%。 平台创新方面, 省小微办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放共享检验检测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资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技术中心的检验检测资源,向小微企业开放共享。1-9月,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积聚各类创新载体5364家,创新券发放额3.1亿元。开放实验室累计服务10.1万批次,为企业直接减负1.7亿元。 主体升级方面, 1-9月,全省共完成“个转企”1.3万家,累计完成19.4万家。 另一方面, 全省共注销小微企业3.7万家,注销个体户24.8万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污染、高耗能的低端制造企业和占用违章违建的加工作坊;整治提升“脏乱差”和“低小散”企业(作坊)1.6万家。瑞安市细化、量化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小微企业鼓励类、限禁类、扶持类文件。

 

  发扬“店小二”精神

  努力优化服务

 

  全省各地各部门优化服务,努力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全省所有市县全部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了便捷的准入环境。据统计,前三季度全省新设小微企业18.7万家,其中七大产业新增4.3万家,分别增长39.1%、17.3%。其次,财税政策惠及扩面。全省共为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减免税收超92亿元。截止到8月末,全省政府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71.6亿元,共投资了511个小微企业项目。再次,社会化服务深入推进,加强了与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省律师协会、省期货行业协会、省股交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助力小微企业成长。1-9月,省股交中心新增挂牌企业数量499家,新增融资35.7亿元。

  扶持小微企业成长是一项“用心”的工程,是一项考验“店小二”服务意识的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台州注重发挥各类平台和协会的积极作用,针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落后、信息滞后、人才短缺等问题,建立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台州市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台州中小微企业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三大综合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采集了市场监管、金融、公安、地税等14个部门近5500多万条信用信息,累计查询量达249万多次,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小微贷款发放时间平均缩短60%—70%。各地各有关部门立足小微企业现实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做到精准施策、专业帮扶。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定制式对接服务,全面推行手机APP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全市今年新增小微企业13345家,同比增长19.08%;科技部门对科技创新平台、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给予资金补助,明确2016年全市发放创新券1500万元以上;税务部门建立全省首家国地税联合办税厅;人社部门发放企业稳定岗位补贴1075.7万元;经信部门发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券463家,金额115.75万。

 

  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

  自我加压 全力冲刺

 

  2017年是“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各级各部门已自我加压,全力冲刺,对标补短板,力争超额完成,决战决胜打好收官之战。目前,全省已明确下一阶段目标:规下工业小微保持合理区间运行;新设小微企业数量要保持一定增速,特别要鼓励引导小微企业向七大万亿重点产业发展,全年新增七大产业小微企业3.5万家以上;主体升级要持续推进,全年完成个转企1万家以上、规上限上企业5000家以上、市场出清1万家以上;小微企业平台建设要有新突破,全年新增或整合小微园区(平台)100家;融资贷款要确保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税收优惠应享尽享,让每一户应享受税收优惠的小微企业应知尽知,简化政策享受流程,政策实际受惠面达到100%。

  围绕这些目标,省领导小组将通过政策、考核、评价三方面入手,持续发力抓落实,具体包括制定出台综合性的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意见、完善工作推进阶段性成效综合评价机制和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等。

  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在会上要求,“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者“”也,实际上是经济转型升级时期一项长期工作。要实现好这样的目标,必须抓好 二三四 三方面工作。 是坚持两手发力,坚持存量提升与优化增量两手并举。 是牢牢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必须把握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小微企业成长的根本,二是必须把握补短板这一小微企业成长的发力点,三是必须把握好构建体制机制这个长效发展的基础。 是要坚持四个导向。 一是明确的产业导向。 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不是“花拳绣腿”,不是“全面开花”,要突出七大万亿产业,把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小微企业作为扶持发展的着力点,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突出特色小镇、众创空间、小微园(区)等创业平台,引导小微企业弘扬工匠精神,依托创业平台灵活多样的运营方式;学习德国小微企业发展经验,坚持“以大带小”,充分发挥上市公司、龙头骨干企业的产业链带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集群提升,实现通过一个大企业、带动一个大产业、打造一个产业集群。 二是敏锐的问题导向。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搞些专题调研,抓住小微企业发展中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多推实招,使这项工作目标更明确、力量更集中、推动更有力。要把质量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对照“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检验工作的成效。 三是有力的结构导向。 下一步深化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工作,重点要做好“”与“”的文章。一方面持续抓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完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运行机制,促进小微企业素质提升、向好向优发展;另一方面继续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再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入园一批、合理转移一批、市场出清一批。 四是有效的国际化导向。 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引导小微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浙江拥有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的港口群的区位优势,鼓励引导小微企业在劳动力成本较低、原材料丰富的沿线国家参与项目投资,开设浙货专区、浙货名特优产品展销中心等,不断提升浙江小微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