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学评价体系 推动文艺评论
11.06.2015 18:43
本文来源: 政府
2014年5月30日,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中宣部、民政部等部门的指导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由国家批准成立的全国性文艺评论家组织。于润洋、叶朗、冯远、冯骥才、刘厚生、沈鹏、张炯、陆文虎、陆贵山、邵大箴、罗扬、袁行霈、袁毅平、黄会林、傅庚辰、童庆炳、曾庆瑞、谢冕、蓝天等为协会顾问。李准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仲呈祥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于平、王一川、王丹彦、王次炤、毛时安、尹鸿、向云驹、张德祥、陈振濂、范迪安、庞井君、夏潮、郭运德、崔凯、傅谨、路侃等为协会副主席。庞井君副主席兼任协会秘书长。2014年9月19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正式揭牌,此举不仅是中国文联实施文艺评论工程、加强文艺评论的重要举措,也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成立了文艺评论家协会,50多个地市和副省级城市成立了文艺评论家协会,他们联系了一大批活跃在文艺评论战线上的文艺评论工作者。随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正式成立,全国文艺评论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家”,也将推动文艺评论事业再上新台阶。
推进组织建设,提高文艺评论组织化程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后,大力推进组织和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文艺评论人才队伍。有序吸收个人会员500余名;推进理论委员会、戏剧戏曲艺术委员会、音乐舞蹈艺术委员会、曲艺杂技艺术委员会、美术设计艺术委员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视听艺术委员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传媒工作委员会、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网络文艺研究委员会、国际交流委员会等一批专业委员会建设;大力指导、推动各地各行业各艺术门类文艺评论机构和组织体系建设,目前23家省级评论家协会联系凝聚了6000余名文艺评论家;推进特约评论员队伍建设,聘请涵盖各艺术门类的特约评论员40名,有针对性地开展文艺评论;在浙江杭州举办第八届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在云南昆明举办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研讨班,着力加强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科学的文艺评价体系建设,增强文艺评论当下性、针对性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以来,积极探索第三方评论机制,第一时间关注创作动态和思潮变化,组织文艺评论工作者深度进入文艺现场,组织召开电影《兰辉》、电影《黄克功案件》、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作品研讨会,“文艺评论:方向与责任”座谈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艺创新”研讨会、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向人民报告——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暨说唱中国梦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座谈研讨会、《傅庚辰作品集》出版座谈会等多次专题研讨活动,着力加强对优秀作品、新人新作和焦点热点的评论。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向社会推出一批文艺评论精品力作。
推进战略性、基础性文艺研究,夯实文艺评论的学理根基
召开“美学家眼中的中华美学精神”、“艺术家眼中的中华美学精神”、“评论家眼中的中华美学精神”系列专题研讨会,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历史传承,与外国美学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如何弘扬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进行了深入研讨。完成“文艺作品评价体系研究” 并形成11个子课题和1个总报告。完成31个中国文联部级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力量对影视、美术、文学、曲艺、音乐、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杂技、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理论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研究。组织开展“全国文艺评论人才队伍状况”调研,发放并回收问卷3000份,对全国文艺评论人才状况作出了总体分析和研判。
推进阵地建设,扩大文艺评论的社会影响力
面向社会开展“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申报工作,将在全国设立多家中国文艺评论研究基地、研修基地和传播基地。稳步推进《中国文艺评论》(月刊)筹备工作,预计将于2015年10月正式出刊。开通并筹建“中国文艺评论网”,运营“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组织编写出版《201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辑出版《文艺评论文选》和《中青年文艺评论文选》,集中展示文艺评论科研成果。与《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北京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等推出多期专题专版,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1066文艺短评”,不断扩大文艺评论的社会影响力。(本站编辑 赵恬恬摘编)
本文来源: 政府
11.06.2015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