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种”到家门口

25.01.2016  12:11

  下周三,洞头中仑村将抢先举办一台“村晚”。为了这台“村晚”,市文化馆的 专业老师忙碌了近10个月。这也是市文化馆的新尝试

  

  经过市文化馆专业老师长时间的跟踪指导,中仑村“村晚”值得期待。 叶凌志 摄

  

市文化馆为特教学校的学生进行艺术辅导,已经有16个年头了。 资料图片

  猴年春节将至,下周三,洞头东屏街道中仑村将抢先举办一场筹备了近10个月的“村晚”。届时,160多位中仑村村民会合力撑起这场“村晚”。

  值得期待的是,村民们演出的歌曲、舞蹈、小品等节目,都经过市文化馆专业老师长时间跟踪指导,质量过关。其中,市文化馆专业舞蹈老师单立言为村民们量身打造的、由19位村民演绎的排舞《达坂城的姑娘》,2015年参加了温州市第八届排舞大赛和浙江省“文化礼堂”乡村排舞大赛,均获金奖;由市文化馆副馆长董夫腾作曲的中仑村村歌《可爱的家乡》,参加了2015年浙江省第二届村歌大赛,也获得金奖。这些获奖节目,都将作为压轴戏亮相中仑村“村晚”。

  “对中仑村的跟踪指导,是文化馆全面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满足弱势群体文化需求的重要尝试。”温州市文化馆馆长阮静说,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一直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探寻着“接地气”的最佳途径,而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在经费、设施和人员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加强对农村居民、外来务工者、残疾人士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服务,让文化的阳光温暖、照亮每一个微小角落,能够进一步拉近文化与百姓的心理距离,并以文化的方式介入社会问题,使公共文化服务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把文化“”入乡村

   助农民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上周四晚,中仑村村中心的广场舞台上,“村晚”排练进入倒计时——伴随着好莱坞动作大片《碟中谍》的主题音乐,53岁的村民吕志忠和村里其他7位男士变身酷帅型男,走台步、摆造型……认真预演着“村晚”中的一个时装秀节目。

  台下,不仅有看得津津有味的村民,也有专程从温州市区赶到村里指导演出的市文化馆专业老师们,一旁负责调度的市文化馆副馆长施玉凤,是这台“村晚”的总导演。每次到中仑村辅导,都由她亲自带队。

  “这几年‘村晚’很流行,我们中仑村常住居民1400多人中,文艺爱好者很多,大家平时喜欢看文艺节目,也特别希望能有一台村民唱主角的‘村晚’,一展风采。”让中仑村村委会主任叶明稳一度苦恼的是,村民们缺乏专业指导,唱歌跳舞的火候、动作不够到位,节目拿不出手。

  在去年4月份的调研中了解到中仑村村民的文化需求后,市文化馆决定,根据村民需求,派文化馆专业老师在村里举办舞蹈和声乐培训班,为村民量身打造村歌、小品、舞蹈,面对面传授专业文艺技巧。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把公共文化服务‘种’到乡村。以往都是直接送文化演出给村民看,如今希望通过在村民中播下文艺火种,让农村居民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对于施玉凤等文化馆工作者来说,这样的播种意味着更多付出:“从去年4月决定对中仑村定点辅导后,我们每周来村里三次。考虑到白天村民们多要工作,文化馆的辅导全部安排在晚上6点以后,我们常常是下午3点半从市区馆里出发,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回家。

  经过近10个月的筹划、辅导,由中仑村村民组成的文艺演出队羽翼渐丰。他们不仅为即将到来的“村晚”准备了多彩的节目,还承接了年末洞头旅游节文艺演出中的四个节目。让叶明稳更为骄傲的是:“近几个月以来,我们的村民演出队已经开始给其他村送文化了。

  这也是文化馆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最期待看到的一种结果:培养农村居民自己的文化队伍,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让文化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传之久远。参照中仑村经验,市文化馆今后将继续探索服务基层农村的有效路径,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对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人员进行有关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培训,进一步活跃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举办新温州人歌手大奖赛

   助他们展现梦想转变命运

  27岁那年,来自贵州农村的小伙子杨昌坤,参加了2008年度我市举办的新温州人歌手大奖赛,以一曲充满藏族风情的歌曲《心灵的坐标》,拿到大奖赛金奖。从此,杨昌坤的命运发生了转变:因为参赛有了知名度和舞台经验,他从双屿电镀厂的一名普工,渐渐转型为订单不断的婚礼主持人、晚会主持人,如今,这个爱唱歌的小伙子在温州市区买了房,成了家,很好地融入到了市民群体中。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是农民工最早进驻的城市之一。诸多如杨昌坤一样的外来务工者,为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群体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的文化需求不容小觑。

  为了丰富外来务工者的文化生活,从2004年起,市文化馆就联合我市诸多文化单位,举办外来民工歌手大奖赛(后来改称新温州人歌手大奖赛)。从开始几年的一年一次,到如今的两年一次,每次举办都深受市民和外来务工者的欢迎,成为温州近年来相当典型的广场文化活动。

  在这个舞台上,众多有才艺有梦想的外来务工者展示了自我,增强了自信,登台演出不仅成为很多人人生转折的契机,也为他们爱上这个城市、继续留在这个城市埋下了伏笔。

  来自湖南的谷鑫,在2005年拿到了新温州人歌手大奖赛的金奖。当时,他29岁。出于对不在身边的父母的思念,谷鑫用心演绎了一曲《父亲》,结果感动全场,最终获奖。

  “如果没有参加这次比赛,没有获奖,我很可能早早就离开这个城市了。我身边有很多当年一起参赛的朋友,他们中2/3的人因为参赛获得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如今都留在了温州。”谷鑫本人的经历挺有意思,他虽然爱好并善于唱歌,但在斩获歌唱金奖后并没有继续走文艺路线——原本在我市星际控股集团做焊接工的他,因为当年拿到大奖赛金奖,得到老板关注,被提拔到办公室做行政工作。之后,经过不断努力,谷鑫做到行政经理的位置,并考出了职业经理人的专业资格。如今的谷鑫踌躇满志,在龙湾和朋友一起办企业,他志向远大,期待着自己的企业有一天能够上市:“感谢温州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专属的舞台,这个舞台帮我改变了命运。我喜欢唱歌,更喜欢做实业,当年如果没有因为得奖得到老板关注,我可能没有机会去考职业经理人资格,更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懂得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运作资本。

   与福利院、特教学校结对

   助残疾人与文化零距离接触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残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残疾人享受到更加均等和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

  22岁的江春福,是个身高一米左右的“袖珍姑娘”,从小在市福利院长大,却乐观爱笑,自强上进。她平时非常喜欢刺绣,曾经为了学习瓯绣,到处询问。

  由于市文化馆和市福利院的结对,馆内工作人员了解到了江春福的心愿。于是,经过一番牵线搭桥,在2004年5月,江春福与我市瓯绣传承人施成权正式见面,确定了师生关系。从此,江春福每周跟随施成权学习五天,从针法,刺绣梅花等基础图案开始,逐步深入学习瓯绣。

  从今年起,由于江春福找到了一份工作,学习瓯绣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但是姑娘显然把瓯绣当成了生活中的一份乐趣,她说,下班后,只要有空,自己还是会绣上几针。时不时地,还会和施成权老师交流。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坐落于永嘉县瓯北镇,是一所专门为全市在智力、视力、听力方面有障碍,以及患有自闭症、多动症及脑瘫的儿童开设的学校。早在2000年,温州市文化馆就开始和残联合作,对特教学校的学生进行艺术辅导,到现在已经走过16个年头。多年来,文化馆的老师们和学校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为孩子们送去文艺知识的同时,也深深地被孩子们的纯真打动。

  文化馆舞蹈干部俞彬来过特殊教育学校很多回了,她常年辅导这里的智障、聋哑学生。“辅导这群孩子确实很辛苦,毕竟他们理解能力比较差,需要耐心讲解。有时他们跳着跳着就忽然停住,忘记要做什么了,但是,他们很坚韧很热爱艺术,因为听不见,只能靠老师的手语指引,要用心去感悟和用身体去记忆,然后一遍一遍地练习,形成肌肉本能的反应,才能让动作整齐,舞蹈有感染力,孩子们这种坚韧让人敬重。” 俞彬记得,五年前有一天,她过来给聋哑学生辅导时,带了一盒自己的订婚糖给他们吃,“当时我随手指定一个小女孩儿来发糖,并且用不熟练的手语吩咐道:‘一定要一人一个哦。’结果那天下午,小女孩儿就一直抱着那盒糖守在排练厅的唯一入口,每进来一位同学,就会往同学手里塞一颗糖。看到孩子们恪守规则的举动,我很受触动。那一刻,我再次觉得,残疾人不需要同情,他们需要尊重。

  特殊孩子们也的确争气。经过2015年上半年文化馆业务干部的艺术辅导,他们成功备战我市第六届残疾人艺术周活动,同时选送优秀节目参加省级赛事,其中,小品《如果》、舞蹈《妈妈的拨浪鼓》等作品获2015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文艺汇演表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