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局:扶持农业合作社 促进惠农税收政策落地

16.11.2015  18:28

  近年来,舟山市定海区局立足海岛特色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农民创业创新,改善民生,重点培育农业市场主体,着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推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快速发展。

  据了解,在双桥街道石礁社区,农场被拆除后,“80后”青年王杰开始摸索一条畜牧养殖业走精品化的新路。如今,“猪—鱼—菜”的三角生态养殖模式已经形成。他把猪场内的鱼塘的三分之一,作为小猪的生活场地,在上面种上黑猪喜爱的黑麦草,又划出一部分土地种植蔬菜。猪的粪便经处理后,可以增加鱼塘、土壤肥力,用来养鱼、种作物;成熟的新鲜植物可以给黑猪食用,增加饲料营养。

  在王杰的养殖场,猪、鸡等畜禽与行人“亲密无间”。也正是因为这种放养模式,黑猪的肉质更加紧实,即便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推向市场后仍然受到追捧。此外,他还引入O2O营销模式,通过电商搭桥,远在郊野的黑猪肉片刻就能送上百姓的餐桌。

  农民专业合作社外联市场内联农户,既可发挥自我服务、开拓市场、抵御风险等方面的作用,还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了扶持合作社发展,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涉农优惠税收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在一些地方打了折扣。“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织,缺乏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而合作社开出的发票可直接抵扣增值税税款,是‘真金白银’,如果把不住这个关口,就容易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该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从全国情况看,也确有不法分子利用合作社监管的薄弱环节,非法牟利。如何防范税收风险,避免税收流失,又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让农民得到实惠,是一个税收工作难题。为此,定海区局在深入了解农民需求和合作社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合作社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规范内部核算,达到享受国家惠农税收政策的条件。这些政策的利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植、养殖的热情,推动农业生产由家庭分散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经营、农户联合经营转变升级。截至目前,定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3家,家庭农场97家,生产经营范围涉及蔬菜、优质水果、水产养殖、家禽家畜、花卉苗木等,遍布全区11个街道乡镇,合作社注册成员13832户,合作社总收入270477.3万元,家庭农场销售产品总值3963.2万元,成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乘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春风,该局做细做活服务文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助一把力。针对合作社大多分布于边远海岛农村、长期缺乏对税收政策的了解、财务核算不健全、销售网络不畅等现状,为他们进行税收政策解读,宣传国家最新税收政策、产业导向,主动深入到合作社帮助建章立制,规范财务核算,减少财务风险,降低成本费用。该局还组织人员,经常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讲解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需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办理手续。收获的季节,主动帮助联系大型商场、超市及农林牧渔加工企业,畅销销售渠道,并为他们开通税收“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发票供应、免税备案登记等一系列涉税问题。帮助争取国家财政补偿款,全面落实专业合作社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近三年,该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免税销售额33702万元,累计减免税款2179万元,有效缓解了业主资金压力,促进了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舟山市定海区局 徐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