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文化礼堂建设组合拳
经过3年多的努力,近5000座文化礼堂遍布浙江农村,成为各地贯彻“两富”“两美”浙江战略的重要抓手、巩固基层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重要渠道。
眼下,农村文化礼堂已经从前3年的建设成长期,转入“十三五”的持续发展期。按照部署,到“十三五”结束,我省要建成1万座文化礼堂,覆盖全省80%的农村人口。已有的文化礼堂如何管好、用好,新的文化礼堂如何建好、育好?这是我们当前需要回答的问题。
经过3年悉心培育,农村文化礼堂已成为我省精神文化建设的品牌,成绩固然可喜,短板同样不容忽视。补齐这些短板,形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需要打好“建、管、用、育”一体化组合拳。
首先要有标准化的“建”。硬件设施建设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础性工作。“建”要有规划,要跳出文化礼堂来看文化礼堂,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等规划体系;“建”要有标准,不仅要严格执行“五有三型”的标准,还要根据实际形成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格局;“建”要有投入,各地要发挥好省专项资金的带动作用,以县、乡两级财政和村集体经济投入为主,鼓励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赞助,鼓励文明单位与农村结对共建,扎实有序地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其次要有规范化的“管”。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成规模不断扩大,规范化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提升管理运行的质量与效益势在必行。首先是靠制度来管,省里今年将出台《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各地不仅要积极探索研究建立文化礼堂地方标准体系,还要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文化发展指数等工作考核中,把责任落实到各个层面上;其次是靠队伍来管,管理员队伍是保障农村文化礼堂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实际情况也表明,凡是文化礼堂作用发挥得好的,都是配备了专职管理员的;还要靠“自组织”来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管理,推动农村文化礼堂管理社会化。
再次要推动常态化的“用”。既要有党委、政府的“使用”,更要兼顾农民群众的“享用”。实践证明,通过提高文化礼堂功能的综合性,可以有效聚集人气,人气一旺,设施利用率就高,服务受益面就广。常态化的“用”,还要在内容建设上多下功夫,要突出群众的主体性,让群众主动参与、方便群众参与,村民的时间就是开放时间,村民习惯的方式就是活动方式。不仅如此,还要把全省统一的农村文化礼堂标识“亮起来”,让农民群众打心底里愿意来文化礼堂。
最后,还要有内涵化的“育”。农村文化礼堂的基本定位是“精神家园”,建设“精神家园”就是要增加文化礼堂的精神内涵,这就需要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活力,让农民群众在文化礼堂“身有所憩”“心有所寄”。首先要培养礼堂文化,这其中包含了红色文化、礼仪文化、乡愁文化,各地要利用好农村文化礼堂这一平台,保护好文化根脉,让乡愁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忆。其次,要培育村风民风,在文化礼堂中广泛设置善行义举榜、好人榜等各种宣传平台,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和乡风评议活动,把好家风建设融入礼堂文化之中,大力推动乡贤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另外,还要培育文化队伍,重点培育农村文体团队、农村文化能人和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让他们成为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进入“十三五”,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发展,既需要有直面“短板”、立找立改、边找边改的勇气,更需要发扬逆水行舟、“马上就办”的担当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严细实,才能积小胜成大胜,干出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加速度,真正发挥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