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再融资更趋市场化
22.01.2015 18:16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中国证监会日前调整了对上市房地产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的相关政策,明确对存在闲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暂停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看似一个简单的政策调整,实则包含着意味深长的内涵。众所周知,前几年由于房产市场持续升温,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一直是政府调控的重要内容。与此相伴的是房产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再融资受阻,甚至严格到有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融资也要比照房产类公司执行。因此,2010年以后,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借壳、再融资三大通道基本锁闭。但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的情形发生了变化,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原来旺盛的市场需求出现大幅萎缩,房企资金链陡然绷紧,政府对房产市场的调控手段逐渐由之前的限购转向放开。
伴随这种变化的是证监会对房产类上市公司融资的重新开闸。据相关数据,去年以来,已经有50多家房产类上市公司提出再融资预案,并有多家已经实施。业界普遍认为,地产类上市公司再融资开闸符合新的调控思路,是抑制房价、稳定增长和控制风险“一箭三雕”之举。
值得关注的是,再融资手段的市场化却受制于监管的多环节,房企再融资需要事前层层审批,而且是跨部门间的联合审批。据了解,诸如此类的“公文旅行”往往要耗上数月之久,这显然无法与市场的变化节奏相匹配。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再融资本是为解决房企资金之困,这意味着资金到位的时机非常重要。因此耗费时日的层层审批,肯定让再融资计划的效果大打折扣,明显不利于房产市场和房企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而今后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涉及房地产业务的,国土资源部不再进行事前审查,是否存在土地闲置等问题,以国土资源部门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为准。这种行政审批环节的简化,对房产类上市公司是绝对的利好,不仅将提高房企再融资的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行政手段对房地产板块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地产板块融资回归其市场机制。
同时,证监会监管底线也画得非常明晰,即违规者将被自然排除在外,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都会被限制。有选择性地为合规房企开放融资便利,无疑有益于增加房地产供给、稳定房价,而且也与目前有保有压的房地产融资规范思路一脉相承。
对于房产类上市公司来说,融资环境好转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防范系统性风险意识,在经营上保持理性。过去几年,由于成本尤其是土地成本的涨幅超过了房价,房地产业的利润率持续下降。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13日,共有35家上市房企预告2014年业绩,净利润出现首亏、预减、略减等预警类型的房企达51%,净利润出现首亏的房企有5家,占比达14%。
也许现在是房地产业需要彻底改变思路的时候了,因为外部的市场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融资审批的便利,则将为上市房企的转型提速提供一种更有效率的通道。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22.01.2015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