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创新高效育供秧模式

31.03.2015  12:25

      3月27日,看着插秧机将秧盘里的秧苗整齐地种进水稻田,诸暨山下湖镇新桔城村种粮大户詹正峰总算舒了口气:“多亏了这‘叠盘暗出苗’技术,不然我真担心今年的秧苗该去哪儿找。”

  詹正峰今年承包1000多亩地,其中350亩种早稻,需要早稻秧苗近9000盘,但他的育秧中心因为面积小,最快也只能育秧苗五六千盘。“今年春节晚,过完年就开始备耕了,在这么短的时间要培育这么多盘秧苗,我们无能为力。”詹正峰说。

  好在省农业厅、中国水稻研究所和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的“叠盘暗出苗”技术解决了詹正峰的难题。在山下湖镇新桔城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化温室育秧中心,七八层刚播种好稻种的秧盘整齐码放在一起。

  “这一叠一叠的秧盘将放进可控温度和湿度的智能化育秧暗室。”省农技推广中心陈一平介绍,经过实验比对,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通过调整秧苗的最佳出苗温度、湿度,可以大大缩短秧苗育成时间,原来需要5到6天育成一叶一心的秧苗,用“叠盘暗出苗”的方式2至3天就可以转移到普通大棚育秧点炼苗,再过20到25天后就可以机械插种了。

  不仅如此,“叠盘暗出苗”还大大增加育秧中心的空间利用率。陈一平介绍,一般的育秧机一个架子只能放6盘秧苗,而“叠盘”之后,培育量可以达到40至50盘,是前者的6至8倍,加上出苗管理时间由5天缩短到2至3天,供秧能力至少提高12倍以上,“为下半年的双季稻播种争取了时间”。“由于设备利用率和劳动效率提高、秧苗质量提高,育秧难问题得到缓解,育秧总体成本下降15%。”经过出暗化齐苗、智能温度湿度调控等作业程序,秧苗整齐均匀,秧苗质量明显提高,各种植户在自己的育秧点进行炼苗等相对简单的后续育秧过程之后即可下田。

  据了解,这种育供秧模式已列入省粮油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项目研究和示范内容,并计划在诸暨、鄞州、余姚、瑞安、嘉善等地建立示范基地,形成1个育秧中心+N个育秧点的“1+N”育供秧模式,并逐步在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等各类水稻上实行集中育供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