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采纳审计建议落实八项助残 惠残措施弥补小康社会建设短板

26.08.2015  20:01

8月17日,慈溪市审计局从慈溪市残联获悉,该市采纳审计建议,积极完善残疾人扶贫机制,采取兜底保障、产业扶助、项目扶持、教育培训、托养安养、康复预防、医疗救助、社会帮扶等八项扶贫措施,补足小康社会建设短板。

去年下半年,慈溪市审计局对该市残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该市在残疾人保障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低收入残疾人实施生活保障补助的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缺乏动态监管机制;助残惠残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对策措施缺乏多元化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

慈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意见和建议,针对全市持证残疾人已达2.8万、其中48.5%仍为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推进落实八项助残惠残措施弥补小康社会建设短板。今年上半年,共投入政策性资金2816.8万元,惠及残疾人2.1万人次。共向13579名贫困残疾人按月发放定额生活补助1284万元,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和辐射残疾人701人,向78名残疾人发放创业补助和贷款贴息37.4万元;发放助听器525人、助视器41人,落实白内障手术300例;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结对帮扶残疾人422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