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张苍水与明末清初的那些事儿

26.07.2015  14:03

  西湖名人讲堂的粉丝们,不知有没有注意到,就在咱们举办西湖名人讲堂的章太炎纪念馆边上,还坐落着一座名人祠堂,那就是明末抗清义士张苍水的祠堂。

  “我们今天在张苍水墓、祠旁开这个关于张苍水的讲座,可以说有着特别的感受和氛围。所谓英灵不远,正气浩然。”甫一落座,本次讲堂的主讲人、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楼毅生就激动地说道。

  炎炎夏日,在肃穆沉静的氛围中,楼教授为名人讲堂的粉丝们徐徐道出300多年前,这位抗清义士的生前身后事。曾自述“将略原非所长”,但却被人称为“怒海雄狮”。张苍水的一生,或许可以称为是“神转折”的一生。

  张苍水时代,同时代的黄宗羲称之为“天崩地裂”,楼教授带领我们将时间聚焦在1644年。

  这一年,历史上发生了很多大事:崇祯皇帝吊死,明朝灭亡;吴三桂勾结清兵,李自成战败;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清朝定都北京;明朝在南京建立了小朝廷,史称“南明”;清朝开启了统治时代,并下江南攻打南明。

  历史的狂风大浪打碎了安稳的日子,张苍水迎来了人生中最重大的转折。24岁的他选择投身于洪流,加入了当时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

  张苍水是举人出身,在南明的鲁王监国政权和桂王永历政权相继担任过兵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等衔职,诗、文都写得极好。但是在明朝覆灭之后,他却选择了挺身而出。

  1645年,清军攻破南京,江南也开始颁发“开剃之令”。亡国之痛以强迫剃头为引线迅速点燃了一场反清大火,张苍水于是前往台州迎立鲁王朱以海政权,在鲁王监国政权中,“入典制诏,出领军旅”,在南明的抗清事业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卓然成为抗清斗争后期的一面旗帜,被人称为“怒海雄狮”。

  乾隆表彰其忠贞爱国,修墓立碑

  张苍水抗清,最初是以舟山为根据地,联络四明山区的义军,屡次进攻清军占领的县城。不久,他又移师厦门、金门,其间还联络郑成功等抗清势力,让清朝官员十分害怕。

  1659年,张苍水与郑成功亲自率领大军北上,以芜湖为据点,接连攻克4府3州,一时人心振奋,江淮为之震动。

  可惜,这样的情形没有持续很久,张苍水的人生又迎来一次转折。郑成功在南京兵败,撤退时却没有及时将消息告知张苍水,他很快就陷入了清军的重围。在他历经磨难突出重围后,妻儿却遭到了清军的逮捕。

  其后,清廷多次招降张苍水,都被他严词拒绝。1664年,张苍水解散余部,隐居在象山的小岛上,一次出岛购买粮食的时候,被清军逮捕,最终仍拒绝招降,英勇就义。

  1776年,清朝的统治已经稳固,乾隆皇帝认识到张苍水等抗清义士在抗清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忠诚、爱国、正义、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等,正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精神所在。于是他下诏表彰一大批为明朝殉节死难的忠臣义士,张苍水也被谥以“忠烈”,在西湖边,南屏山脚下修墓立碑,并建祠以供祭祀。

  借古说今传承美德,名人讲堂让读者折服

  他曾率军出没风涛,转战千里海疆。四入长江,三下闽海,二遭飓风,百折而不挠。“楼船浮沉三千里,义帜纵横二十年”,被誉为“怒海雄狮”。

  楼教授说:“我们今天纪念张苍水,缅怀他一生不屈不挠、忠贞爱国的英雄事迹,主要是传承他的精神,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国人总是把自己的国家称作“祖国”,不仅是衣食之源,而且是情感之源,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张苍水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正是张苍水这样的英雄人物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来听课的人群中,有一位市老年大学的高老师,她一直都是西湖名人讲堂的忠实粉丝,今天这堂课,连从深圳来杭州游玩的妹妹,都被她带到了名人讲堂,来感受一下杭州在山水风景之外的人文内涵,她说:“在游玩之外,听听这样的讲座,我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又加深了。

  另一位读者刘大伯,则是专程从九溪坐车赶来听讲的。刘大伯说,虽然自己知道西湖名人讲堂的时间并不长,这才是他第二次前来听讲,但已经被名人讲堂的魅力折服,“这个活动办得挺好,老师讲课的内容也生动,我想今后我会常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