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对语文数学“情有独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杭城一小学开出综合拓展性课程 让每个孩子有更多可能
在小学里,音乐、美术和体育老师,无论谁当班主任,都是分分钟上热搜的事,因为实在太罕见。这三门学科通常是学校里的“弱势群体”,不如语文数学受重视。但这样的时代要一去不复返了,杭州有学校开始推广综合拓展性课程,唱主角的就是音体美老师。
有此创举的学校,是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位于杭州拱墅区,在半山脚下。
基于让孩子如风一样在田园般校园内自由生长的理念,学校创设的“田园风”综合拓展性课程,集中在校园内的晓风画廊、牧风书院、旋风舞台与民风天地四个平台开展。这些课程,使音体美老师和班主任一样,有更多时间辅导帮助孩子,让他们由此发现自己的多种潜能,提升综合素养,找回了童年的幸福感。
我们想帮孩子找回幸福童年
笑声是幸福感的最佳注解。在省教科院附小,每天放学后,校园里欢声笑语还是停不下来。笑声的源头之一是位于教学楼四楼的晓风画廊,一群娃跟着美术老师学画油画,东一笔西一笔,白色画布马上斑斓起来,让所有人的心情也明朗起来。老师教的卖力,学生学的用心,很容易就联想起“达芬奇画鸡蛋”的画面。或许未来这里真会诞生一位画家!
美术老师张吉霞介绍说,围绕晓风画廊开展的综合拓展性课程,主要以美术类为主,包括教师工作室的创作课、“快乐周三”油画课,“相约四点半”意向油画课,开放画廊的欣赏课和作品交流展评课。
其他三大区域也都有各自的一系列课程:
牧风书院,有个性阅读课、集体阅读课、漂流阅读分享课、民俗文化研究课和“田园讲坛”智慧课。
旋风舞台,有“大家一起唱”合唱课,“相约四点半”精品音乐课,旋风舞台广场音乐课和“专才智慧”碰撞课。
民风天地,有舞龙课,以及班班民风游乐课。
精心设计出这些课程的,是校长张翼文和他的同事们。
张校长说,由于学校依托省教科院,早在2010年就重新进行了课程设置,给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传统课程,增加了更多延伸内容,开出了一系列基础性拓展课程,包括“玩转数学”、“魔方科学”、“创意语文”和“情趣英语”。几年实施下来效果不错,借拱墅区提振北部教育的东风,学校开始有开发综合拓展性课程的打算。去年浙江省教育厅提出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刚好是个契机,学校四大综合拓展性课程应运而生。
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体现学生为本,实现素能多元,所以四个平台都是开放式的。牧风书院,其实就是一个开放的图书馆,学生可以随时可以进入阅读;晓风画廊直接设在教学楼走廊,地上支着花架,墙上挂着优秀作品,学生随时可以进入作画状态,或者欣赏美图。还有民风体育乐园,设施都在操场边上,学生也随时可以玩……
“开放场地,是希望孩子随时得到音体美等综合素养的熏陶,除了上课,还有许多喜欢的事情可以寄托。以后离开学校,回忆起小学时光,脑海中会浮现画画、读书、玩等各种快乐的画面。我觉得,拥有快乐回忆的童年,就是幸福的。”张翼文说。
再看得远一点,孩子将来有高雅伴随一生,累了吹吹乐器,看看书,画画,可以愉悦身心。张校长笑言,自己童年最遗憾的事,是艺术方面没有特长,因为那时的老师大都身兼数职,根本无暇指点学生在音体美等综合素养上发展。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身为浙江省数学特级老师的张翼文,首先在学校里强化的不是数学,而是音美体综合素能,他回答,“因为这些综合素能很多时候被大家忽视,但孩子一生的幸福却来源于此。”
场地、课程和老师,一个都不能少
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近一年多以来,省教科院附小的老师们为设置和推广四大综合拓展性课程,都花了不少心思。
首先,是添置配套硬件,开辟适合课程的场地,打造现代化学校,学校前后投入了300多万元经费。
从去年底到现在,牧风书院新增藏书新增4万多册。按照全校700多个孩子算,平均每个孩子多了近60本课外书!幸好图书馆新添许多书柜,新书全部上架,书柜还有点富裕。“以后我们会继续添新书,书柜满了也没关系,可以更新,将一些旧书放到图书漂流区,供学生随意借阅,哪怕带回家看都行。”张校长补充说。
教学楼四楼的走廊过道,都是晓风画廊的天下,紧挨着美术老师的办公室。你别小看美术老师的办公室,都是一人一间独立工作室,而且每间都要比校长办公室大,摆满了他们和学生的美术作品。张翼文认为,给老师一个快乐创业平台,他们乐意带着孩子画,其实就是对孩子好。
民风体育乐园的攀爬设施,也是根据体育老师的建议挑的。老师们认为,现在的孩子不要说爬树,随便爬个高也不会。安全是安全了,但协调能力、力量与胆识方面会有所欠缺。教育不能因噎废食,在尽量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该让孩子多锻炼。
其次,是打造一流师资。在张翼文看来,推进课程的关键是老师。因为教育改革,课堂比课程更重要,学生比学科更重要,教师比教材更重要。
最近两年,学校引进了4位美术老师,4位体育老师,以及1位音乐老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老师全是相关师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级别不是一般高。像美术老师张吉霞,年纪轻轻就在油画界小有名气,去年的全国美展,她有3件作品入选,还拿到了优秀奖——那次大赛的最高奖项,全国仅50个。
张校长透露,这些新老师除有超高的专业素养,而且能在专业上互补。比如,4位美术老师中,有3位老师教油画,1位教国画,中西结合。
这些老师抱团前行,成为了学校素能多元的主阵地,大家资源共享,培养有特色的孩子。每周三晚上,他们都会进入学校的“田园新芽班”,集体学习,完成各项团队挑战。所以在开发课程时,大家的心很齐。
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有讲究,将国家标准课程和拓展内容相结合。
像晓风画廊,就是40%的时间完成国标课程,60%的时间学油画。学生的学习时间由三部分组成:每周2节美术课,除了课本内容,老师也会讲讲油画的普及性知识,介绍鉴赏方法;每周三下午的社团课,学生可自主报名;每周一到周四的精品社团,更专业一点,学生也是自愿报名。
牧风书院,有三大功能,分别是自由阅读、欣赏理解和创作。每个月,老师会带孩子在那里上一到两节阅读课。学校为此专门配齐了经典书目配齐,每本都有40多册,学生上阅读课时,能每人一本。书院里的“田园讲坛”,会请家长、名流跨界、教师谈观点,群英争鸣;也有先生论道,老师讲一些问题。书院外,有童心说事,每节语文课开头三分钟让一名学生论述时事。
旋风舞台,主要针对音乐。学校预备葫芦丝作为全校性的集体项目推广,一来葫芦丝比较容易学,二来乐声优雅动听。学习的时间,一是利用音乐课,而是利用课间联系。现在一到三年级已经开始尝试,五六年级在学竖笛,还有常规的合唱社团等等。
民风天地,以民俗和体育为主。老师将民风体育改编纳入课堂,进行指导。比如教孩子玩陀螺,每天大课间进行群体训练,不但强身健体,而且比成天跑步好玩多了,实现技术含量与健身含量双赢。民俗研究室,探究民风民俗,一般是以长作业形式落实,老师带学生一起做小课题,师生共成长。
这么丰富的课程,说到底,学校是希望在孩子们身上实现“一生一专能”,离开学校时,音美体方面至少有一项特长;在老师身上,实现“一师一特色”;在课程方面,实现“一科一品牌”。
《钱江晚报》2016年3月25日 A0014版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6-03/24/content_329918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