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在市场主体中占比超过九成——小微企业如何茁壮成长

29.02.2016  08:26

    新年伊始,我省有关部门出台十项新举措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放宽小微企业经营范围,推行创客创业全程帮办,开辟小微品牌培育直通车,启动市场小微电商行动计划,实施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动,组织万家百场小微企业培训,组织小微企业专业服务套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时代的主题,几乎所有的创业都是从小微企业起步的。小微企业在浙江是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群体,小而活是浙江小微企业的特点和优势,但小微企业发展所遭遇的困难也不容忽视。如何让小微企业变得更加强大?如何让小而强的企业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这是浙江面临的课题,也是企业成长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小而活

    市场主体九成属于小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很多小微企业已经完成了“从树苗到参天大树”的蜕变,成为行业的领军者。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小微企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最富激情的创客。“一有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在浙江大地上,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创业者。今天的很多知名浙商都是从草根、小微开始——十几岁挑着工具箱给人修鞋的南存辉、40多岁骑着三轮车代销汽水冰棍的宗庆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单从数量上看,小微企业已经是我省创业创新的主力军。省工商局注册登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省市场主体数量已超过470万户,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九成以上。既要有大企业“顶天立地”,也要有小企业“铺天盖地”,两者相辅相成,成为推动浙江经济稳健前行的“双引擎”。

    在湖州,一个叫“微总部”的小微企业集聚平台,以其优惠的租金、优越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成为当地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据了解,“微总部”创业创新基地正式运行一年多来,先后引进了45家实体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包括互联网平台服务、新能源与环保产品制造销售、互联网技术开发、工程技术、外贸、商贸服务、中介咨询服务等多种类型。

    小而难

    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

    我省小微企业体量小,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却也无法回避“小舢板难以抵御大风大浪”的尴尬处境。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势单力薄,获取资源的能力弱、信息缺、机会少。小微企业产业层次不高、转型升级不快、粗放经营的问题逐渐显现,人才引进难、融资难、品牌创建难等制约日益凸显。

    从我省小微企业的现状来看,制约发展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融资、科技和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破解“小而难”,是“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组合拳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直以来,融资难都是小微企业最大的痛点。据了解,我省将通过探索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利用保险工具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特别是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省里计划构建以省级担保机构为龙头、市县担保机构为骨干的运行机制,各类担保机构和银行按比例分担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省市县政府风险补偿为支撑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机制建设,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建成全省政策性担保体系,实现担保机构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金额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袁华明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