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2条河道6月前已完成整治 铁路东站枢纽周边河道排涝能力提高

17.06.2015  03:38

昨日,杭州进入主汛期,意味着一年中降水量最多、最猛烈的时候到了。那么,市区河道“排水血管”通畅吗,尤其是那些关键部位怎么样了?

城东2条河道6月前已完成整治

城东的火车东站开发前是城郊,河道被侵占、淤塞情况严重,排水十分不畅。除京杭运河以外,主要城市河道包括白石港、二号港、麦庙港、赵家港4条河道。4条不大的河道承担了城东新城约9.3平方公里的主要排水任务。

河道整治建设中心工程管理处副处长马西告诉记者,按照规划,铁路东站枢纽涝水应该就近通过北边新塘路侧赵家港排入运河,但是由于铁路东站枢纽建设需要,赵家港(麦庙港-铁路以西)已被填埋,而赵家港规划向南改道与运河连通段建设尚不具备条件,致使铁路东站枢纽地区防汛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建设方在铁路东站枢纽周边建设二号港(花园兜街-艮山东路)与横河港(车站南路-二号港)河道。

二号港北连白石港,南至引水河,是城东新城片中重要的引配水通道。在以前,河道淤积严重,驳坎失修,沿岸绿化杂乱,排水非常不畅。横河港全段连通运河与二号港,属上塘水系,也是城东新城片中重要的排涝通道,原河道宽约10米,无法满足该区域的防汛要求。

这两段河道建设已在6月前完成,河道达到了规划设计15米的宽度,这样就初步形成了由二号港-横河港-运河构成的河道水系,提高了铁路东站枢纽周边河道的排涝能力。

市区8条(段)河道已整治贯通

马西告诉记者,今年像这样的,除上述铁路东站枢纽地块的两条外,还有备塘河一期、镇东河的东侧和西侧、官河、长河、山阴河、大浦河支流一期、纬一河等8条(段)河道都已在汛期前完成了整治,在区域防汛发挥一定的作用。

比如,地处杭州城区东北部的备塘河,一期所在的西段为运河水系,涝水通过东新河排入运河。备塘河一期的整治与贯通,既能解除沿线小区的汛期积水隐患,又能为城市提供绿化及良好的水环境,还能作为城市景观及市民休憩场所。

再如,位于杭州拱墅区与西湖区的区界——镇东河,作为运河水系南北向排水河道,承担着部分拱墅区和西湖区的排洪,同时接纳城市雨水。通过整治,打通南段与三墩港的断点,使北端的罗家斗河与南端的三墩港实现贯通,不仅成为拱墅区和西湖区共有的一条特色景观河道,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条有效的排涝通道,解决了沿线居民汛期积水的隐患。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昕怡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