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硕果累累——弘浙学自信 铸浙江精神

23.07.2018  12:30

  一项由杭师大人文学院主持的课题《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正在紧张撰写中,课题旨在还原百年前发时代先声的那些“浙江呐喊”。

  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半壁在浙江。年谱书系的30位浙江名家中,有鲁迅、茅盾、俞平伯、郁达夫等,他们或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或在文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总计约千万字的课题将首度回眸近代浙江文人的家国人生。

  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对于一方发展而言,更是如此。2005年我省启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13年来,工程与时俱进地开展浙江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的系统研究,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气质的浙学知识体系。

  文化战略

  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一项起步于13年前的重大编纂出版工程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一工程是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现存自战国至清代纸、绢质地的中国绘画作品,在系统调查、整理、考证基础上编纂出版。入编的10000余件作品,来源于国内外210家文博机构,许多都是长期深藏在博物馆内的国家一级甚至国宝级文物。

  翻阅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能讲出无数个千回百转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带给我们别样的惊喜。

  从浙江没有一张宋代藏画,到收集散佚全球各地的1.16万余件历代藏画,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首批项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讲述了这些年来浙江学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用浙江历史教育浙江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浙江人民、用浙江精神鼓舞浙江人民、用浙江经验引领浙江人民。文化研究工程的实施,是浙江推动文化传统赓续发展的一盘先手棋,也是浙江在文化领域“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重要标志。

  熔铸精神

  从浙江精神到中国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一项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龚延明承担的《浙江历代进士录》课题已完成初步摸底。自唐五代到明清,浙江历代进士总数约1.5万人,为全国的十分之一。

  这份刚刚完成罗列的长名单,恰如再现浙江古代思想史上群星闪耀时:政治家兼军事家于谦,政治家陆贽、刘基,思想家陈亮、王阳明,科学家沈括,教育家吴震春、蔡元培,文学家孟郊、钱起、张志和、陆游、袁枚、龚自珍,等等。

  “要了解浙江自隋唐以来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历史和浙江人在国家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可能绕开这一万多精英人物的活动。”龚延明告诉记者,他们的精神流变恰是浙江古代精神史的重要一支,他们的观念、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孕育、形成和发展了渊源有自的浙江地域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精神的重要面貌。

  文化研究工程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铸文化之魂。翻阅一期、二期成果目录,“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历史的永恒——浙江革命遗址集锦”“红船扬帆远航——中国共产党90年纪事”“红船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浙江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究”等一批具有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和学术厚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贡献了浙江元素,同时也为当代浙江文化自信确立了精神内核和红色基因。

  守根护魂

  从文化研究到文化保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和“”。

  在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内,由该院教授龚缨晏牵头,正在进行“浙江海外交流史研究”的重大课题研究。

  研究起源并非偶然。“随着浙江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从浙江的角度研究发展话语体系变得十分迫切”,龚缨晏认为。课题将浙江置于世界历史的宏大背景下,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深入考察浙江的海外交流史,这也是首次从“浙江”的角度来研究中外交流史。

  以课题为牵引,等到2022年项目结题时,学院将有望建成浙江海外交流史图书馆,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形成独特优势学科。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作为一部新时代的浙江人文历史百科全书,两期文化研究工程中,八成立项课题聚焦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所立项选题之广、研究探潜之深、参与学者之多,也激发了全省各地的文化自觉,相继开展地域文化整理、挖掘和研究。杭州、温州、宁波、金华等地相继实施地方文化研究工程,整理出版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和文化价值的地方历史文献,初步形成了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动文化建设的浙江样本。

  文化如河,绵延不绝;文化如水,润物无声。通过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深入实施,文化自信的力量必将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推动浙江人民勇立潮头,把“浙江的今天”建设得更好,为“中国的明天”贡献更多的浙江实践、浙江素材、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