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岁职场精英 迎来职业尴尬期

14.09.2015  00:37

10年前在西安交通大学的一次校园招聘会上,刚35岁出头的某知名中国民企500强集团人事总监秦黎,为企业招聘到了12位优秀应届生,管理学院24岁的毕业生应世敏便是其中一员,他被安排进人力资源部担任薪酬实习专员。从入职时的薪酬专员开始,小应先后历经薪酬主管、培训主管、招聘经理。而个性稳重的秦黎也一直在这家企业勤勤恳恳工作,深受董事长信任,岗位也从原先的人事总监升为负责行政人事的副总,年薪也从30万涨到50万。不料,4年前,应世敏被一家猎头公司挖去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小型互联网金融企业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年薪15万。离职之后,他们彼此也自然失去了联络。

一个月前, 已是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副总、年薪60万的应世敏在看人事部递交的应聘公司人事总监岗位人选中,惊讶地发现已是45岁的秦黎也递交了简历,年薪也还是50万。其实在这四年,新公司老板敏锐地抓住了前景无限的互联网金融并坚持下来,两年前,更获得了风投巨资入股。注资后,他也凭借当初在企业积累的专业知识为企业招兵买马,建章立制立下汗马功劳,使得企业快速发展,35岁的应世敏也一跃成为副总。当他得知旧识秦黎要来应聘时并没有马上联系,而是照旧安排了第二天的面试工作。

不出所料,在面试中秦黎认出主考官竟然是自己原先的手下时,场面曾一度尴尬,好在应世敏非常谦卑地感谢秦黎十年前把他招到杭州,才化解了彼此之间的尴尬。只是离开后,秦黎内心真说不出什么滋味。而应世敏内心虽然认可秦黎的专业能力,但从公司现实性来讲,他还是希望未来的人事总监要年轻有激情些,要有互联网行业经验,而这两点,个性稳重又无互联网企业工作经验的秦黎显然不是最佳人选。

秦黎的尴尬其实反映了曾经风光无限而今颇为困惑的40岁、50岁职场精英的普遍状态。用当下一句形象的话来描述各个阶层职业经理人的状况,可以说65-75(出生在该时间段)后今已经是渐去时,普遍年龄都在40-50岁的他们,在渡过他们职场的黄金期后随着产业的变迁、知识的更替不得不开始渐渐走下坡路;75-85(出生在该时间段)的如今正是现在时,30-40岁之间职业黄金期的他们,是撑起目前职场的中坚力量;而掌握了互联网技术的85、95后毫无疑问是前途无量。所谓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如今的时代,40、50岁的职场精英开始尴尬也并不奇怪了。

只是,如果他们能理性分析出自己的优劣势,认真摆正自己的心态,并做好自己未来职场上的定位,还是可以避免未来职场上的许多尴尬,并发挥出他们的核心优势的。毕竟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加上他们的人脉资源,以及在企业工作过程中所积累的管理体系,完全可以给一些新企业以及一些行业的传统企业带去价值,也给自己带来职场新的信心。临聘经理、企业顾问、或者在昔日的同事中寻找出可以共同创业的合作伙伴共同创业,也许是他们摆脱尴尬、寻找充实和价值体现的几种良好的方式。当然,如果能融入到遍布各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去,相信他们在职场上还会焕发出又一春的。

 主持:洪文祥 浙江千里马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整理:应丹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