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找准民俗应用的着力点
提起民俗,多数人脑海中的画面与乡村有关,其中不乏“褪色”的联想。但近年来在山东,有关民俗作用的看法正发生改变,部分地区着眼于民俗的现代性转化,创新民俗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方式,找准民俗应用着力点在山东蔚然成风。
发掘特色文化资源
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离不开特色服务内容的支撑。据此,山东济南、淄博等地发掘丰厚文化资源,打出民俗牌。
起源于济南市商河县的鼓子秧歌,至今已传承上千年。逢年过节跳秧歌是商河县城乡民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必选节目。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角度出发,上世纪80年代起,商河县每年定期举办“鼓子秧歌汇演”。全县各乡镇春节前就开始排练,元宵节前后组织代表队赶赴县城一决高下。商河县文化部门经常上门给群众辅导秧歌技法,与“大水漫灌”式培训相比,鼓子秧歌让商河县找到群文辅导的着力点,也更易为群众接受。
类似做法与淄博市桓台县不谋而合。每年正月十五,上万名群众会早早赶到桓台县城文体广场,企盼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扮玩活动亮相。桓台县的元宵节扮玩持续至今,从民间自发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已成为当地民俗文化活动的品牌。
2016年的元宵节扮玩,桓台县再次创新形式,鼓励每个乡镇创排一部反映本地历史的民俗节目。据桓台县文化出版局统计,当日观看元宵节扮玩的观众超5万人,创历年之最。多年担任扮玩活动策划的桓台县文化出版局工作人员刘艳东说,扮玩是县里的传统项目,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应让群众在欢乐中了解历史,在嬉笑中感悟文化发展成果。
“民俗文化接地气,是教化民风的好方式。”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说,民俗文化的路绝不是越走越窄。如今民众需要更多精神文化产品,戏曲等民俗资源是我们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的宝贵财富。
保护传承乡村记忆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对民俗资源,尤其是固态资源的破坏事件屡屡发生。2014年起,山东陆续启动“乡村记忆”工程、“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着力保护承载乡愁记忆的民俗资源。
“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有近2000年历史。这座建于半山腰的小村庄,石屋、石井、石磨等保存完好,是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历史的绝佳反映。如今,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上九山村被整体保护,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往。
错落有致的海草房、整齐的石板路、碧波微澜的海面……到过威海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的人,往往会被这原汁原味的海边小渔村所吸引。东楮岛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许多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以及极具海文化特色的渔家民俗。全村现存海草房650间,是胶东地区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庄之一。“主打传统民俗的景区,不光能玩,更能在此找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游客朱梦青说。
在济宁市金乡县,打造“到金乡听戏”文化旅游品牌已成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十三五”重点工作。作为鲁西南地区闻名的“戏窝子”,金乡县的戏曲、曲艺等民俗资源非常丰富。2015年起,金乡县提出“一乡一艺”原生态保护模式,每个乡镇重点保护一个曲艺剧种,发挥民间智慧,活态传承民俗资源。
创业增收市场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俗手工艺的市场前景愈发广阔。菏泽等地一方面试点融合电商推介本地民俗,另一方面与高校科研力量合作,在创意设计领域频频发力。
菏泽市巨野县有“农民画之乡”的美誉。与其他地方不同,巨野县的农民画并非单纯表现农村题材,而是真正由农民来画。生产规模较大的巨野县鲁西书画院院长徐凤秋介绍,目前该书画院有固定“画匠”300多人,均为书画院附近的村民,书画院负责提供草图,“画匠”负责临摹、上色。熟练“画匠”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以前经常自己出去拉业务,现在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接收订单。”徐凤秋表示,由于网络订单太多,熟练“画匠”太少,目前鲁西书画院的作品经常供不应求。
意识到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巨大潜力,菏泽市在2015年底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发挥各自优势,在民俗资源进行衍生品开发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2015年12月,酝酿近两年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第七条特别规定:“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集中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等活动。”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姜慧说,以地方性法规形式规定“非遗月”在国内并不多见。此举旨在呼吁民众关注身边的非遗民俗,营造民俗生态保护的良好环境。
不只是旅游领域,民俗资源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山东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说,“十三五”开局之年,山东将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加强对民俗资源的普查、整理、研究,擦亮本土特色品牌,在“民俗+文化产业”“民俗+创意设计”“民俗+文化交流”等领域继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