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丹心为远疆——记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支撑新疆油气体制改革创新团队
编者按:近年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强力推进“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三大战略,发布多项人才政策,进一步构建具有地质调查行业特色、符合现阶段改革发展实际的人才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快提高地质调查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地质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地质工作者在新时代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继承和发扬“三光荣”传统、李四光精神,深入践行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为全力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有力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精心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此过程中,地质调查系统涌现了一大批胸怀祖国、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优秀团队和个人,油气调查中心支撑新疆油气体制改革创新团队就是其中一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优秀的团队。
祖国西北边疆,活跃着一群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广袤大地。他们就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油气调查中心”)支撑新疆油气体制改革创新团队。
(一)
我国油气、天然气人均探明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8.3%,油气资源调查任重而道远。
2014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等重大战略思想。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破除体制障碍,加大国内油气勘查开采力度势在必行。为此,国务院决定,首先在油气资源潜力较大的新疆开展油气勘查开采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可推广的制度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开。2014年10月,油气调查中心接受了支撑新疆矿权改革所需的区块选择与资料包编写任务,开展了85个区块的资料整理工作。
2015年7月,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招标公告发布,标志着以新疆为试点的油气资源上游领域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将支撑新疆油气体制改革列为“重中之重”工作,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部署,油气调查中心紧紧围绕“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的定位,按照“理论创新引领、基础调查先行、战略选区突破”的思路,第一时间成立了支撑新疆油气体制改革创新团队——这支国家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小分队”。2015年,该团队优选6个区块,面积逾1万平方千米,同年支持完成开、评标工作,北京京能集团、山东宝莫公司和辽宁海城公司3家公司中标4个区块。
新疆油气勘查开发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自然资源部的重大改革任务,能否提供有效的油气勘查区块是关系这项改革成败的关键。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要求,对新疆油气地质调查态势做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提供有效区块为目标,调整优化工作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调集精干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为自然资源部推进此项改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这一年,支撑新疆油气体制改革创新团队将重点突破区锁定在南疆温宿地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最终钻获工业油流。优选出温宿、温宿西、柯坪南等区块并编制区块资料包,提交有关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标。2017年11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挂牌进行出让。2018年1月23日,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能源(集团)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终成功竞得其中3个区块的探矿权。
(二)
新疆地区油气勘探程度总体较低,矿权空白区多、中小盆地和新区新领域缺乏实质性工作投入。支撑做好新疆油气勘查开发体制改革试点及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选区力度,摸清资源家底、提出优质区块,使更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能够依法竞争获得较为优质的矿权区块,进而促进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愿望是好的,但实现起来除了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工作思路的创新也必不可少,团队在工作中实现了多个维度的创新。
一是创新地质科学理论。建立了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晚期复式成藏模式,创新思路,大胆提出温宿凸起大规模分布的风化壳和三角洲砂体与持续活动的断裂共同构成了高效的油气输导体系,打破了以往温宿凸起区油源条件不利的传统认识;建立了浅水三角洲与滨浅湖滩坝同生共存、互为消长的沉积模式,明确了砂体横向错层尖灭、纵向相互叠置的时空分布规律,准确预测了有利砂体发育区。
二是创新地球物理技术。针对温宿凸起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特点,逐步形成了“两控、两定”(地貌恢复控背景、井震结合控边界、精细解剖定圈闭、烃类检测定富聚)的思路开展薄储层预测,雕刻岩性目标,优选钻探井位,形成了地层-岩性圈闭地球物理描述技术,准确预测了成藏有利区。
三是创新钻探试油工艺。初步形成了适用于本区的“大口径油气调查井”钻探工艺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时效、能够满足参数井功能特点;形成了适用于本区的以控制生产压差为主、抑制黏土膨胀为辅的防砂控砂技术,有效挖掘了储层潜能。
上述创新性理论认识及关键技术丰富了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完善了山前带油气调查技术,推动了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工作进展,并培养了一支具有创新思维、开拓进取精神、技术精湛的研究团队。
(三)
实践证明,新疆油气勘查开采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是非油国企、民营企业进入油气勘查领域,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通过对油公司退出区块和矿权空白区优选出区块的招标工作扩大了勘探范围,盘活了资源;三是带动了温宿、柯坪等招标区块相邻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四是两轮招标落实投资112亿元,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不可否认,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支撑新疆油气体制改革创新团队无私的奉献和付出。
这是一个少有人知的团队,成员12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5人。团队负责人周新桂,是一位具有扎实的油气地质与地质力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经验的年轻专家,能把握国内外油气地质研究的前沿问题,在油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油气动态成藏、断裂控油作用、致密油气储层裂缝研究与有利储层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取得了突出科研成果,尤其在非常规致密油气储层裂缝预测评价研究方法以及地应力在油气、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工作方法已被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周新桂患有严重的腰椎疾病。但是他无数次带病坚持工作在生产一线,指导团队开展野外剖面实测、二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与精细解释、沉积与成藏史分析等综合研究工作,建立了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晚期复式成藏模式,指挥新温地1井、新温地2井试油生产。在这两口井试油期间,周新桂、高永进、杨有星、张金虎等团队成员坚守工作一线,为获得突破付出了艰辛劳动。杨有星博士2017年累计野外工作达到280天,为了地质工作,他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张金虎、孙智超的孩子都不到1岁,但他们依然选择在钻井一线驻守。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口大口径油气调查井获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重大突破。
坪1井是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东段矿权空白区和低勘探程度区部署的首口油气勘探井,井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少,环境恶劣,通信条件较差。春秋季节沙尘暴严重,夏季时有暴雨,冬季气温较低,时有降雪。井区附近没有水源和道路,生活用水需要从20千米之外的水源运送而来,开展地质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风沙、高温、防洪、用水等问题是项目组成员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2014年,考虑到队伍以及财产安全,项目组多次与柯坪县县委、县发改委、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就工程用水用电、营地安全和生活保障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通过井场实地调研,对新修道路、钻前设备安装、营地建设、人员到位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柯坪1井井场标准化建设、营房安置情况等进行了讨论和踏勘,确定了安置方案,做好了开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加强安全保护,最大限度地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开钻时,白忠凯博士的女儿刚刚出生2个月,他的妻子产后恢复不好、身体一直比较虚弱,在月子里就要独自承担起照顾年幼女儿的责任,生活的劳累曾经使她昏倒在地。但白忠凯仍然克服困难坚持和项目组成员一起驻守钻井现场。凌志虎教授已经年过五十,是项目组中年龄最大的,但是始终坚守在野外工作一线。
很多时候,为了不耽误施工和工作进度,项目组克服了重重困难保障了现场施工。无数次抢修被大水冲毁的道路,无数次顶着夜晚的严寒查看刚出桶的岩芯,无数次顶着沙尘暴保障钻井的正常施工……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最初的信念——一定要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获得油气的新发现!
数年来,经过艰苦环境工作的锤炼,这个团队已经成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朴实的高素质油气地质调查领域的专业队伍。在新疆地区油气地质调查和支撑油气勘查区块优选工作中取得了多项成果。他们有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创新,报效国家,已经成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发展地质科学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