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行“两张清单”,为审批制度改革“明方向”。编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共梳理1007项行政权力事项,编制权力清单被列为全省建设系统权力清单样本。确定部门职责16项,细化具体工作事项121项;明确与相关部门职责边界7项,编写案例7个;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21项;落实公共服务事项18项。二是减事项放事权,为审批制度改革“卸辎重”。对118项行政审批事项除承接上级下放行政许可11项外,只保留38项,其余均予以取消或整合,并将18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县(市、区)和其他部门,市本级仅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1项,实现基层能审批尽量不送到市局办,切实方便办事群众。三是优化服务模式,为审批制度改革“亮绿灯”。实行审批代办制度,代办员负责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的内部流转及跟踪协调,引导其办理前置、后置及并联审批有关事项并定期联络、反馈信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如台州商贸核心区内椒江商会大厦、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椒江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三幢大楼”等项目通过全程审批代办,做到规划服务零距离。对市区重点项目量身定做全程跟踪服务,落实专人强化动态指导,确保项目规划审批、实施的规范、高效。如台州经济开发区万达广场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历时78天,创下我市重点工程最短记录。四是创新工作举措,为审批制度改革“加油门”。率先在规划许可、资质审批等28个大类、49个小类常用审批事项中推行容缺受理制度。截至目前,以容缺受理方式办理武警台州市边防支队规划许可等12个项目。有条件推行桩基先行、质监跟进,目前市区范围内共有天盛中心等12个项目办理桩基先行手续,平均缩短工期3—5个月。(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