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清流还复来——富阳铁腕整治造纸行业促进转型升级纪事

07.01.2016  09:45

    富阳八一污水处理厂是国内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日处理污水达15万吨,配套管网12.5公里。富阳42家造纸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被纳入集中处理。

    近日,杭州富阳区环保局收到省里对富春江水质断面考核结果:2015年1月至11月全部优秀。这是10年来第一次。

    短短4年,富春江水质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2012年,水质数月不合格;2013年,全部合格;2014年,良好;2015年,优秀。

    嬗变的背后,是富阳对造纸业壮士断腕的整治行动。10年历经6轮关停,造纸企业从460家缩减到125家;废水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41.9%;COD排放量下降48.3%。

    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当整治阵痛袭来,造纸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从2010年的31%一路跌到2015年的8%时,富阳顶住压力,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迅速补上缺口站稳脚跟,进而迸发出更强大的发展后劲。一幅水清岸绿、百业兴旺的新“富春山居图”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因水而忧,美丽富阳

    不要黑色GDP

    “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富阳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全国的造纸之乡。上世纪90年代,富阳造纸业生产规模呈几何级增长,成为“中国白板纸基地”。鼎盛时期,有近500家工厂、10万从业者,造纸业税收占当地财政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繁荣背后,却是富春山水逐渐黯然变色。

    春江街道是富阳造纸业最大的集聚区。2011年调任春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汪金利这样形容当时的场景:“整个街道都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紧挨着造纸厂的小溪臭水黏稠如粥,溪里立筷不倒。

    拥有40多家造纸厂的大源镇,溪水变黑发臭,鱼虾绝迹。村民郎连根回忆:“一到夏天沿溪两边的村庄就弥漫恶臭。村里的老人不得不像候鸟一样迁徙,跑去城里儿女家。

    彼时,富阳造纸业污染排放量占全区工业排放总量近九成。富阳区环保局、人大工委不断收到市民、人大代表要求整治污水的意见建议……我省将造纸与电镀、印染等重污染、高能耗产业并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富阳痛下决心:治水首治造纸业。

    2013年3月22日,富阳召开动员大会,启动造纸行业的“第六轮”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当年3月15日,让很多造纸企业老板记忆犹新:《富阳日报》用了5个版,公布了当地237家造纸企业的信息,包括负责人、机器型号、产能指标等。时任道勤纸业老总的胡永明说:“这是政府鲜明的表态。一切都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标准线以下将全部淘汰。

    因水而动,造纸业打响转型升级攻坚战

    富阳造纸业转型升级,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早在2005年,富阳就启动了整治计划,先后开展五轮淘汰工作,累计关停生产线近400条。

    “但是,从关停企业的规模和生产情况看,前五轮主要是针对‘低小散’企业进行的关停淘汰,第六轮才是真正的壮士断腕。”富阳区经信局副局长江卫亮说。

    237家造纸企业全部面临整治,要关停淘汰一批,整治提升一批,搬迁入园一批。“纸厂老板的损失、数万员工的安置、隐藏的金融风险、急剧滑坡的财政收入……每一个环节,考验的都是政府的智慧。”江卫亮说。

    在政策引导下,一批造纸厂纷纷选择转型。孙丙国的国丰纸业改造纸为造无纺布,两者工艺很相近;俞新民将年产值近8000万元的老厂转为高尔夫球生产基地,投身政府大力支持的体育产业,预计今年产值可达3亿元。

    留守的企业痛定思痛,全力“升级换代”。道勤纸业胡永明并购10余家造纸厂,重组成产能达30万吨的金利造纸。新近诞生的永正控股,实际产能近300万吨,跃居全国第五,浙江第一。

    整治造纸业并非抛弃造纸业。有一点胡永明心里很清楚:要想继续生存发展,必须先过环保这道关。在春江工业园区浙江板桥清园环保集团的中控室,记者看到大屏幕里显示着造纸企业每天的排污情况。负责人倪冰说:“当排放量哪怕只超过指标1克,企业都会立即被系统强行‘停车’。

    截至2015年底,富阳237家造纸企业,关停112家,剩下125家全部进入造纸工业园,实行刷卡排污。新上马的生产线工艺大大改进,生产一吨纸的污水排放量已从20余吨减少到10吨以下。未来富阳的规划是:将造纸企业总数控制在50家左右,同时将造纸园区打造为循环经济示范区,从废纸、纸浆到成品、废料的处理,都要循环化、生态化、减量化,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俞熙娜 见习记者 刘健 通讯员 徐磊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