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白溪水库:白溪不“徒流” 水库利“千秋”
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9日电(张斌 郭其钰 葛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水利部门新建10万方以上水库1275座,为该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中,竣工于2003年的宁波白溪水库即是典型代表。它的建设历程和运行实践成为这四十年浙江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白溪是宁波市宁海县的第一大水系,全长66.5公里,流经宁海县的主要产粮区及宁海县县城。溪名显得有些“无奈”:当地有文献记载道“白溪者,溪低田高,不得灌溉之利,徒流一溪水,因而得名。”
年径流量6.9亿立方米,水资源极为丰富的白溪不仅溪水“徒流”,且由于白溪流域系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常年受台风暴雨袭击,水位暴涨暴落成为其重要水文特征,下游地区水灾多发。
“据统计,1949年至1999年,在白溪水库建成前,白溪流域的岔路镇、黄坛镇一带发生过较大洪水9次,较小洪灾平均每3年就发生一次。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约工农业的发展。”宁波市白溪水库管理局局长王建平介绍,特别是在1988年“7·30”特大洪水中,宁海因洪涝灾害死亡1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相当于宁海县在新中国成立后38年的财政总收入,占当年该县生产总值的48.3%。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距宁海县70余公里的宁波市经济迅猛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宁波市对淡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不让溪水“徒流”,让亡人伤财的危险溪流真正成为保障发展的水资源?建设一座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势在必行。
1996年,这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效益的大(2)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白溪水库打响了开山造坝的第一炮。
2001年,水库两台机组并网发电;2003年,白溪水库顺利竣工;2006年7月,白溪水库正式向宁波北仑水厂供水,实现供水功能,这标志着白溪水库的建设功能全部实现。“兴利除弊,建管结合,美哉白溪,水库楷模”。中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潘家铮曾如是称赞白溪水库。
如其所言,发挥水库利民作用,建成后的白溪水库可谓“卓有成绩”。
“2013年,罕见强台风‘菲特’登陆浙江,与天文大潮重合形成了风、雨、潮三碰头的复杂形势。当时台风暴雨造成洪水的规模之大、过程之复杂多变均为白溪水库建库以来首次遇到。”王建平回忆,当年10月7日零时,在确认下游具备泄洪条件后,白溪水库开启溢洪道弧门泄洪,先小流量泄洪,警示下游,之后逐步加大泄流量。
“正是白溪水库避潮错峰、科学调度才成功防御了特大暴雨洪水,才最大限度保障了水库大坝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王建平说,在抗击“菲特”的过程中,白溪水库充分发挥了防洪除弊、拦蓄兴利的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服务地区发展方面,白溪水库也发挥巨大的作用。据统计,2006年7月开始供水迄今,白溪水库已累计向宁波供水约22.7亿方,相当于近820个宁波东钱湖的水量。目前,白溪水库承担着宁波城区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原水供给。
不仅如此,水力发电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自2001年6月开始发电至今,白溪水库水力发电累计总上网电量约7.4亿千瓦时,若以2017年夏季宁波最大日用电1208.38万千瓦时为比较,可供宁波用电两个月。
“正是从问题导向出发,当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决定了白溪水库的防洪和供水的两大功能。白溪水库建成后,也充分发挥了这两大功能,成为造福宁波人民的民生工程。”王建平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