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宁波市通信业全力抗洪救灾保通信凯歌的人之二:电信篇

22.10.2014  21:32

(一)不倒的“指挥官”

  陈焕明是余姚电信总经理,“菲特”台风期间,不仅指挥余姚电信全面保障政府、三防中心与各级政府的通信畅通,还与员工一起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抢修设备与电路。自10月7日到12日,日夜奋战在抗灾前线,多日不曾回家,被员工们尊称为不倒的“指挥官”。

  自10月5日宁波公司召开“抗台布置”电视电话会议后,陈焕明立即组织力量,开展机房巡查、封堵,并要求网络运维部门与各支局24小时值班,及时组织人员准备沙石、草袋等物资。7日晚上,当接到有机房进水的消息后,陈焕明迅速赶到公司紧急布置。余姚电信有202个机房,分布在市区及各乡镇,陈焕明要求全体员工无论后端、前端及管控部门全部进入战备状态,24小时做到及时响应,并亲自与支局员工一起到重要机房排险、抢修。

  10月8日上午,陈焕明突然接到市公司郭百其总经理电话,说宁波市委副书记王勇来电,余姚水利局通信全部中断,十万火急,要求全力保障。郭百其总经理要求余姚电信“尽快抢通,绝不能耽误抢险指挥!”

  此时雨下得非常大,水位持续上升,外面水已齐腰深。陈焕明二话不说,立刻行动,亲自带队出发。到现场发现,情况比预计更严重。此时,余姚水利局已成水中孤岛,通信接入模块机房全部泡在了水中,根本无法抢修。这是考验电信实力的关键时刻,陈焕明当机立断,立即从母局直接开通专线到水利局机房!经过争分夺秒的战斗,“三防”指挥中心的1000M上网线路当天下午开通,固话通信于当天深夜恢复!

  大灾面前,彰显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强大的保障实力,得到了余姚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为确保三防指挥中心通信畅通,陈焕明还及时为三防指挥中心提供20多部天翼手机,确保通信畅通无阻。

(二)两天两夜保障机场通信的普通员工

      邵国兴是宁波电信接入维护中心的普通员工,在这次“菲特”台风中,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电信人强大的责任感与使用感。为确保宁波机场的正常运行,邵国兴两天两夜不曾合眼,关在应急通信车里为机场发电,展示了电信普通员工的风采。

  10月8日凌晨4点,宁波电信接入维护中心领导接到了宁波机场紧急增援信号,因宁波机场的航油站被水淹没,为保证安全,宁波机场决定对航油站拉闸断电,断电后将导致进出宁波空港的航班无法正常加油而延误。为此,请求宁波公司尽快出动500KVA应急通信电源车前往救援,邵国兴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并第一时间赶到公司。根据机场提供的地址,500KVA应急通信电源车克服到处堵塞及漫水的道路,迅速于早晨6点直来到目的地,并开始正常供电输出,通过抽水泵、航油泵等开始正常工作。直至下午14点,在宁波电信电源车的供电下,不仅保证了机场航班的正常加油作业,而且为航油站高、低配机房的抽水作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也为航油站恢复正常供电提供了决定性条件。

  为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邵国兴必须每隔1小时补充燃料(唯一运输工具:割草用的拖拉机),这这样整整两天两夜,在周边已经汪洋一片的时候,邵国兴仍坚持岗位,一刻都不敢松懈,成功保障了65个航班的正常起降,赢得了宁波机场领导的高度肯定。    

   

      (三)弃车涉水2小时抗灾的支局长

  陆埠是余姚重灾区。10月7日上午7时,特大暴雨使陆埠镇两条主干马路被迅猛而来的大水全部淹没。家住余姚城区的陆埠支局长赵志炳见雨势磅礴,担心支局机房进水,顾不上吃早饭,决定立即离家驱车赶往支局。一路上,瓢泼大雨持续,路上的水流越来越急,越来越深,车已无法再往前行驶,怎么办?眼看着马路上的车一部部往回开,赵志炳只得将自己的爱车弃在了路边,趟水前进。这时水已漫过膝盖,不到半个小时已是齐腰深了,就这样他在水里足足徒步2个多小时,终于于下午2点到达支局。此时,赵志炳已筋疲力尽,饥肠辘辘。

  此时,支局营业厅已全面被淹,机房也十分危险,他来不及补充食物,立即组织员工开展自救,将重要东西搬到安全处。这时水越来越深,机房出现了险情,情况十分危急。赵志炳一面向公司领导上报,一面将部分未进水的设备,电脑和资料转移,并迅速将事先准备好的沙包垒在机房门外,此刻依旧有水慢慢渗入机房,随着水位的上升,他组织员工用脸盆一盆一盆的将机房里面的水舀出去,始终不肯放松。因为他知道陆埠支局的机房关系到周边多个镇的通信畅通,全镇已经停电停水了,他要求大家轮流值班发电,保证机房正常运行。

  由于陆埠全镇被淹,员工吃饭成了问题,赵志炳亲自到离陆埠近8公里的梁辉镇买来面包、矿泉水,解决抢险救灾坚守岗位员工的吃饭问题,在赵志炳的带领下,确保了“菲特”期间陆埠镇固定电话畅通无阻,也得到了镇政府与当地老百姓的好评。    

  

      (四)架起绿色寻亲+救助桥梁

  “快,我要找救援人员营救。”“请问公交热线号码”……连日来,一个个求助电话不断涌入宁波电信114姑娘的耳旁。

  受“菲特”台风影响,宁波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学校、企业停课、停工,但宁波电信114的姑娘们却想方设法、排除万难奔赴到岗,耐心接听、热情解答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者的咨询,一场与台风、与水灾抢时间的比赛悄然拉开。

  1、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全体客服人员停止休假,排除万难到岗,确保114畅通

  因宁波电信的114话务班地处鄞州中心区,话务员大多居住在鄞州姜山、集仕港、古林以及市区联丰、白鹤等内涝严重地区,114话务班组6日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连夜通知全体客服人员,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赶到单位,进行“话务抢险”,并根据以往历次抗台、雪灾、抗震等经验,充分准备了食品、药品、床位等。

  7日晨,姑娘们一出家门发现一片汪洋,无法骑车,大部分公交、自驾道路中断,只好通过“转车+徒步”方式赶往单位,竺巧兰、徐莹、陈佩忠、汪露丹、毛素琴等同志早上五点左右从家中徒步近3个小时到达单位,来不及换下全身湿透衣服,带上耳机开始接听电话。

  2、5天接应话务量超32万次(其中8日话务量达8.5万次),确保人工接通率超90%

  由于水灾,市民对信息服务的咨询量猛增。主要集中在三防办、市长县长热线政府部门,高速、省道、国道通行情况,火车、汽车、航班、票务、班次、公交运行情况;供电、供水、有线电视、固话报障、小区物业等民生类信息……面对激增的话务量,114姑娘们第一时间设置用户咨询量较大的电话导航音、“最新台风信息”系统每2小时更新一次、实时更新内网平台数据等,确保通话畅通,同时还紧急人员调度,及时做好人员补位工作。蒋波玲父亲家住白鹤新村一楼(江东重灾区),中风瘫痪在床,家里停水停电,她将年迈的父亲交由姐姐看管,自己7日晨6时30分前赶到单位;张珍波、刘贝贝、廖燕、江瑜、王思羽、陈乔艳……,他们坚守岗位三天三夜,饿了喝点单位准备绿豆汤、红枣银耳汤,困了直接在地铺、坐席上眯一会儿,仍坚守岗位。

  她们以半数人员完成平日双倍以上的工作量,114话务班组日人均话务量超千余只,短短5天宁波114话务呼入量超32万次,平均人工接通率达90.69%。大水退去,喉咙全哑了,她们以最大的能力保证着114电话的通畅。

  3、成立“寻亲、救援”接应小组,联动12345市长热线,为重重灾区的市民打通一条绿色救援通道

  9日开始,市民、灾民陆续致电114要求寻亲、救援。114话务班组第一时间成立“寻亲、救援”接应小组,由专人负责联系跟踪,同步联动12345市长热线,通过电话、网络、微博等通道与铁路、公安、公交、城管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全市抗灾的相关信息,准确向求助者告知即时情况,为台风重灾区的市民打通一条绿色寻亲、救援通道。

  诸如小区停电停水,老人有危险之类的求助及时反映给当地的街道社区;很多道路、小区积水的问题及时反映给城管、三防办等部门;更有余姚阳明街道旗山村肖家63号,被困灾民反映有100多户人家受困,救援小组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联动12345市长热线,联系到余姚当地110第一时间前往救援……

客服代表黄燕群是余姚人,自己家中也正遭受水灾,弟弟一家被困多天且弟媳正在坐月子,其他亲朋好友也都受灾,因此对于打入114求助或寻亲用户的心情最是感同身受。因此她主动要求加入114“寻亲救援”小组,并利用她对余姚地理位置、人情风貌熟悉的优势,积极为救灾热线献计献策。救援小组信息联络员胡卫芬,凭借自己精湛的业务技能积极配合黄燕群做好寻亲救援服务。截止10月13日15:00,114号码百事通共接到寻亲电话70个,成功取得联系66个,成功率94.29%;求助电话35个,成功取得联系34个,成功率97.14%。

 

 

 

(宁波市通信管理局供稿)

东阳城市广播扶贫,助销胡柚1万斤
    小小的胡柚,串起一个感人的爱心故事,新闻出版局
永康台《问政时间》获评电视栏目类一等奖
    由永康市纪委、永康市委宣传部、永康市督考办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