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助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11日电(林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曲水调歌头,将毛泽东同志战天斗地、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翻开浙江省的地图,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义乌是世界闻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位于浙江东部沿海的宁波舟山港是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的沿海港口,地形上两地之间群山连绵、丘陵起伏。
如今,一座连接义乌国际陆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宏伟“桥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正稳步搭起。
“向东是大海”,向西达中亚、欧洲,这座“桥梁”对外连接世界的两端,通过“一带一路”将中国制造销往全球,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格局;对内辐射长江经济带,带动沿线区域产业发展,优化沿线城市的功能布局。
立足国门安全的把关职能,充分利用政策技术优势,服务进出口贸易发展,宁波检验检疫局助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战略推出各项有力举措,成效正逐渐显现。
深耕贸易便利化
3月30日,首批波兰苹果登陆宁波,共计20.38吨、四个品种、货值约12816美元,这是宁波口岸首次进口波兰苹果。
货物运达宁波后,宁波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依法在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宁波港冷链物流中心实施现场查验。现场,检验检疫人员核对了植物检疫证书、产品名称、国家、产地、果园名称等信息,随后抽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感官检查和现场剖果查验,并送实验室做农药残留等安全卫生项目检测。
据悉,该批产品是全国海港口岸首批进口的波兰苹果。
2017年3月8日,质检总局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在京签署了《关于共同建设“中国—中东欧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质检总局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将着力于中东欧16国,在国检试验区探索和优化针对中东欧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模式,在确保疫情疫病和质量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优进优出”,进一步密切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促进优势互补,形成全国范围的示范带动作用。
提速“海铁联运”
在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铁路北仑港站,一列满载集装箱的列车正静候在装卸区,等待装卸作业。这辆列车来自浙江内陆的衢州,要通过海铁联运将集装箱货物发往海外。
据了解,自2009年宁波到义乌集装箱班列开通以来,目前宁波北仑港站已开通鹰潭/上饶、台州、义乌、绍兴、衢州/金华、合肥十个班列,辐射范围覆盖省内金华、台州、绍兴,和省外安徽、江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海铁联运网络已初具规模。
随着甬金铁路的开工建设,海铁联运将进一步发挥了铁路中远距离运输优势,缩短宁波舟山港和中西部地区的运距。
为服务“一带一路”愿景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战略,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先后开展“宁波至义乌进口直通试点”,出台《宁波口岸海铁联运过境集装箱货物检验检疫暂行规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创新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贡献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除法律法规和总局规章明确规定之外,对宁波至义乌进口法检货物实施应转尽转、可转必转,极大简化了口岸通检流程,将沿海口岸向内陆口岸延伸。
对于东南亚和台湾经宁波输往中亚、中东欧国家的集装箱,在严格实施放射性检测和集装箱检疫的基础上,确保完好、密封,一般不实施开箱查验,缩短通检手续和时间,为企业提供便利。
升级互联网+检验检疫
“现在报检很方便,不出门也能完成所有报检手续。”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陈经理难掩兴奋,“我们厂离港区远,以前去报检、查验,来回要奔波100公里,费时又费力。实施全程无纸化后,我们在办公室就能完成所有报检手续,待查验完成后就能马上收到放行指令,省时省力又省钱。”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宁波是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首批试点口岸之一,2017年2月该系统在宁波率先全面上线,与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单一窗口、特殊监管区、实验室等其他相关业务系统实现无缝对接,目的是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这一次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企业反响非常好。实际上,宁波局的互联网+检验检疫实践早在2007年已经拉开了大幕。”宁波检验检疫局通关处负责人表示。
早在2007年,宁波检验检疫人就提出了“无纸化”报检这一构思。2012年先后应用出境货物换证凭条、产地证签证无纸化。2015年8月,宁波口岸全面实施出入境无纸化报检,童年12月,宁波口岸又成功实施入境集装箱货物提货单放行无纸化,2016年11月,宁波口岸全面启用查验无纸化APP。
至此,宁波检验检疫局已全面实现报检、查验、放行全程无纸化工作。据统计,2016年,宁波口岸检验检疫全程无纸化率已达94%,惠及宁波地区818家、97.5%的报检企业,“最多跑一次”成果获省长批示肯定。(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