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淼副省长到海宁调研交通工作

10.08.2016  13:08
  8月8日,孙景淼副省长到海宁调研交通建设工作,先后到潮涌路、翁金线、公用码头、海宁港等地,实地察看了农村公路等级提升、美丽交通走廊、内河水运转型升级、杭平申航道项目、海洋经济项目等建设情况,并听取了海宁市交通工作情况汇报。嘉兴市副市长张仁贵,海宁市领导朱建军、戴锋、曹毅等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
  “十二五”期间,海宁市加大有效投资力度,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34亿元。推进“大路网”建设,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普通农村公路三个层次路网建设,“一绕三横九纵十连”的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截至去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419.56公里,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全市所有县级以上道路、80%以上乡道及60%以上村道实现亮化;2013年以来提升改造农村公路75.9公里,农村公路路网结构进一步改善。推进“大水运”建设,大力推进骨干航道及内河港口建设,加快杭平申航道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了海宁港区环城河(海昌)作业区工程、建成海宁经济开发区中粮项目配套码头工程等一批较大规模的内河港口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码头整治工作,目前已关停个私码头89家,腾退土地56万平方米,全市38家企业自备码头(含公用码头)完成提升改造,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全市“五区十四码头”布局,建成后海宁港区将有千吨级泊位47个,每年吞吐能力将达3850万吨。推进公共交通建设,坚持“未堵先治”理念,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市现有公交线路95条,线路辐射全市所有镇(街道)的178个村,日客运量近10万人次;扎实推进客货运站场建设,首次引入民营资本建设4个公交枢纽,初步建成“一中心、一总站、二枢纽、七车站”的公交站场网络。同时,市区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189个,实现步行500米内必有站点。
  孙景淼副省长对海宁市交通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十三五”期间,海宁要按照既定思路,再接再厉,做好做实各交通建设项目,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要立足区位优势,充分把握海宁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的独特区位优势,从区位条件出发,布局实施交通建设;要紧紧围绕融杭接沪、通江达海的理念,打破区域交通瓶颈,全力打造好长三角周边主要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实现交通与区位相匹配。要构建好骨干网络,围绕“十三五”规划思路与目标,坚定不移地加快项目建设。要突出多式联运,围绕优化结构、网络组建、多式联运、提高效能,做好铁路、公路、机场、水运每篇文章,全力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要服务好发展需求,围绕服务产业集聚、城镇集聚、未来发展,从实际出发,完善交通路网布局,实施道路提升改造,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足民生需求。(嘉兴市交通运输局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