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在京展出 73件作品首次来华
继“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与“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之后,3月24日,第三个意大利艺术专题展——“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不仅有国内观众熟悉的贝利尼、委罗内塞、提香、丁托列托等名家的杰作,还展示了一大批有着较强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重要艺术家精品。殊为难得的是,呈现的77件作品中有73件为首次来华。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表示,“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威尼斯画派’艺术风格的一次集中体现,也是对15世纪之后400年西方艺术发展史的一次浓缩展示”。他预计,参观该展览的观众有望突破40万人次。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月。
展览现场
作品选自诸多机构73件为首次来华
本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重磅推出的第三个意大利艺术展。对于展出作品的选择,意方策展人告诉记者,主要挑选的是威尼斯画派中常见题材,“如肖像画、风景画、宗教画以及描绘生活场景的作品,既有安德烈亚·曼特尼亚、乔瓦尼·贝利尼、维托雷·卡尔帕乔、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名满欧洲艺坛的重量级大师的杰作,又有塞巴斯蒂亚诺·里奇、罗萨尔巴·卡列拉、詹巴蒂斯塔·皮亚泽塔、彼得罗·隆吉、卡纳莱托等等这些有着较强时代特色与地域特点的重要艺术家精品”。此次共展出了77件作品,殊为难得的是,其中73件为首次来华。
在开幕当天的发布会上,陈履生坦言,为了争取更多名家名作来华,双方费了不少心思,“因为这个展览不是简单的两家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展,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大”。据其透露,本次展览的展品选自于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三地的乌菲齐美术馆、威尼斯美术学院美术馆、圣卢卡国家美术学院、威尼斯总督府等十余家意大利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及相关收藏机构。
展场主打意大利风格浓缩400年艺术史
整个展场的布置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一手打造。在展厅设计上,这位设计师使用意大利国旗上绿、白、红三种颜色为基调,配以精致的装饰细节点缀,结合精心的灯光布置,将400年的艺术史浓缩在国博开辟的特别空间中;在展厅的划分上,设计者围绕展览主题,以一个世纪为一单元,总共4个单元7个小节,通过“时间轴”串起威尼斯绘画从15世纪至18世纪艺术风格的变迁,也从中看到这一时间段威尼斯城市的变化。
在陈履生看来,此次展览是一个经过学术梳理的高品质的西方艺术展,“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威尼斯画派’艺术风格的一次集中体现,也是对15世纪之后400年西方艺术发展史的一次浓缩展示”。他建议喜欢威尼斯的观众来国博看一看,“这个展览专题性很强,对于了解威尼斯的人文环境、自然风貌会有积极作用”。
根据前两次意大利艺术展的效果,陈履生预计,本次展览的观众数量有望突破40万人次,因为“2012年举办的‘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展就取得了30多万人次的观展量;而2014年举办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参观观众已近40万人次”。
威尼斯画派
不仅仅有风景和宗教题材画
威尼斯地区的绘画是意大利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部分,而其中最华美的乐章无疑是完美诠释人文主义精神的威尼斯画派,可以说是文艺复兴在绘画领域的一大成果。
提起该画派,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恬静优美的风景、提香笔下偏于世俗的女神以及各类宗教题材画。但看了此次展览后,观众会发现,威尼斯画派留下的远远不止于这些。
威尼斯画派最杰出的艺术家当属“威尼斯画派三杰”——提香、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从展出作品可以看到,提香的绘画对于色彩的运用是兼容感性与理性,他把油画的色彩、造型和笔触的运用推进到新的阶段,并善于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丁托列托的绘画则带有巴洛克色,突出强烈的运动感,且色彩富丽奇幻,他将佛罗伦萨手法主义的两种趋向——反古典倾向与优美雅致倾向合二为一,还善于通过多视点强化透视效果,常常打破传统图式而营造出具有戏剧化效果的构图;而委罗内塞的绘画风格显示出其对优雅、华丽和辉煌外观的喜爱,充满世俗生活情趣、偏重装饰趣味,在写实的基础上,以豪华的场面、众多的人物和华丽的色彩取胜。
在意方策展人看来,相比意大利其它地区,威尼斯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更为明显。“因为这座城市处于水面之上,日光下奇妙的光线变化影响了艺术家们对事物的观察”。他指出,在这一地区艺术家的作品中,“特别注重对于光线和颜色的描绘,如画一片叶子时,会关注到它的颜色和光影”。他认为威尼斯画派的突出贡献在于将光和色彩完美结合,“这一点很了不起,如果没有威尼斯画派在这方面的贡献,几个世纪后的印象派绘画就不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