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湖法庭 竹扇之乡轻抚法治柔风

14.12.2015  11:01

 日前,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法院天子湖人民法庭庭长陶世文一行,来到鄣吴镇六合工艺扇厂,了解竹工艺扇网上销售及企业规范用工等情况,并帮企业出谋划策。这是该庭为弘扬“昌硕文化”,推出的“三个融合”服务招数之一。

    融合网络平台

    推进法治小镇建设

    天子湖法庭所辖的鄣吴镇,地处该县西北部,毗邻安徽省广德县,是浙皖边贸重镇。近代书画艺术大师吴昌硕诞生于此,“昌硕文化”名扬海内外。

    在“互联网+ ”的时代,该庭创新“村村有法官”活动载体,利用法院开通的微信、微博、官网“两微一网”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诉讼服务指南、审务公开查询等“一对一”司法服务,实现了网络联企联村的精准服务。

    该庭坚持庭长列席乡镇综治工作例会制度,密切与乡村、扇企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竹扇生产和外销中涉法方面的新问题,指导化解影响扇企壮大、美丽乡村提升中的重大矛盾纠纷。

    随着制扇企业的百花齐放,农民工的收入稳步增长,购买私家车、摩托车以及民间借贷现象普遍,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欠款纠纷多发。该庭注意防患于未然,开展了微信推送法治信息服务。

    “法庭开展微信推送法治信息服务,送上一些交通肇事、醉驾犯罪案例,以及借贷合同常见的毛病,促进居民提高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编撰并发放《涉企法律30问》,提升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颇受好评。”一名乡镇主要负责人说。

    融合长效机制

    推进和谐小镇建设

    据鄣吴镇镇长张超介绍,全镇现有各类制扇企业51家,年产工艺扇达3000万把,总量占全国的1/3,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制扇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手工劳作型、女工集中型“三型”家庭企业。该庭引导扇企培育和谐劳资关系,建立平等保护机制,让扇企老板树立平等保护劳动者的意识,督促扇企签订规范的劳动用工合同,落实职工工伤保险等制度。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利影响,近几年,劳动力、原材料、融资成本不断攀升,制扇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占,不少企业勉强维持生存,少数企业亏损生产及遭遇资金链断裂,陷入停产倒闭的窘境,无力发放民工的劳动报酬,引发了许多追讨工资的纠纷。

    “我们既支持企业依法降低生产、用工成本,又维护制扇女工的安全保障、劳动报酬;既鼓励、规范企业自觉履行合同义务,又倡导职工理解企业暂时资金困境,努力实现互利互惠。”陶世文介绍法庭一直坚持的平衡劳资利益机制。

    对追索劳动报酬案件,该庭推行由劳动部门仲裁、法院强制执行的工作模式;对走访、接访中发现的涉及群体性的欠薪犯罪线索,及时联系公安派出所依法传唤法人代表,晓之以法律后果,促使其对欠薪细账审核确认,落实分期支付计划。

    11月25日,一起涉及某农业开发公司、总金额62.5万元的农民工报酬纠纷案件,被该庭及时调结。

    鄣吴镇鲍某等170名民工在某农业开发公司从事花木种植。由于资金链等问题,该公司拖欠着这些民工的部分劳动报酬。眼看到了年底还没眉目,鲍某等民工心急火燎地找到该庭求助。陶世文听了他们的反映,发现部分民工的报酬未经公司确认,无法通过打官司追偿。

    天子湖法庭立即联合鄣吴镇政府综治办,展开“救援”,首先建议由当地公安派出所传唤该公司老板张某,联手向其晓以利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张某认识到“摊上大事”,当即通知财务人员对工资数额进行核对确认,共计62.5万元。随后,天子湖法庭为170名民工开通立、审“绿色通道”,缓交诉讼费,组织该公司与民工一一达成调解协议,170名民工拿到了全部报酬。

    融合法治理念

    推进文化小镇建设

    该镇制作竹骨工艺扇历史悠久,凭借丰富的毛竹资源和大师故里书画气氛浓厚的优势,将两者有机融合,集实用性、欣赏性、收藏性于一体,成为彰显“昌硕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广场舞是乡村众多中青年妇女健身交流的热门活动,手执竹扇跳上一段“小苹果”,竹工艺扇被赋予了新的功能。该庭收集筛选了一批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的法治谚语、格言、家训,与乡镇文化站合作,印制一批法治舞扇、手册、折页,发送给村民、游客,传递守望乡愁、依法治村的新理念。竹扇,又担当起弘扬法治文化的“信使”的使命。

    该庭依托村文化礼堂、广场大屏幕,播放诚信故事、司法案例,曝光失信人名单,送去《法槌声声》书刊,让村民在喜闻乐见中,培养诚实守信、懂法守法的良好风尚。

    该庭发扬昌硕大师发起设立“阖村公禁碑”注重生态保护的百年良好传统,协助修订“寸山青滴水净”生态保护村规民约;助力污水整治,将打磨、蒸煮、染色工艺的制扇废水,纳入管网,实施集中统一处理,推进做强做大昌硕文化休闲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