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关注师生和家长的“小数据”

09.11.2015  10:21

育才外国语学校将信息化操作纳入校园各层面 实现智慧管理

眼下小学的安保工作都做得十分细致,哪怕是记者上门采访,都要经过校门口保安大叔的再三“盘问”,然后电话与预约的老师确定,还要填写个人信息之后,方能进得了校门。不过,最近,记者去育才外国语学校时,一下子方便了很多。因为在采访前一天,学校大队部的王琪老师就向记者的手机上发来了一条验证短信,短信告知了我预约采访的时间以及一串“密码”。

到了约定的时间,记者到学校,将短信中的“密码”向保安出示一下,保安在一款App上输入这个“密码”,立马就知道“预约人是谁,来干什么的”,保安大叔甚至亲切地叫出了记者的名字。

这次预约采访的经历,打开了育才外国语学校信息化管理的一扇大门。事实上,在学校里,小到预约上门,教师签到;大到学校德育工作,甚至课程选择,都变得智能而高效。

种类丰富的We Show课程

用一个App完成选课与成果分享

省教育厅推行中小学课改以来,这学期开始,不少小学已经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特色课表,尤其是拓展类课程开发,备受瞩目。

育才外国语学校的We Show(微秀)课程就属于课改中的“拓展类课程”,上学期,多达50余门的系列课程,就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不少课程实现年级走班。而这学期,走班形式从年级走班、年段走班发展到全校走班。课程内容种类也更加丰富,同学们不仅可以吃美食、学天文、玩YOYO,更有趣的是学校把尤克里里也搬进了课堂。

整个We Show课程分为“六艺”课程和“六乐”课程两类。这学期,学校对整个课程进行了一次梳理,“六艺”课程分为文学欣赏、思维拓展、国际理解、创新科技、艺术审美、体育健康六大类,属于知识拓展类的课程,涉及语文、数学、科学、英语、信息、艺术、体育等方方面面。每周二下午上课,课程采用年级或年段走班的形式。

六乐”课程则分为语言人文、数字思维、自然科技、艺术欣赏、运动健康、自我成长六大类,主要是以满足初学者的兴趣为主,课程采用全校走班的形式,这个学年,学校面向全校推出了48门课程,每个班级上限是20人。

达到几十门的选修课,学生的选课也成了一项浩大的工程,如何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选课,同时使教师免除烦琐的统计之苦,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这不,学校的师生管理App再次发挥了作用,选修课报名当天,学生与家长一起通过App的网页版或手机端进行报名,先到先得,限时秒杀。

不仅如此,报名结束后,组班老师收到名单,分到不同班级的孩子家长自动组成“六艺”或“六乐”课程群。课程开始后,家长能在群中及时分享学生的进步与成果。

学校德育 实现及时性与个性化

如果说预约进校,或者选修课报名,只是运用了智能平台的统计功能的话,那么,这学期开始,在每个班级门口挂着的“班级评价屏”,则是这个智能平台在学校德育评价上的一次新突破。

论信息化,在育才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很幸福,因为全校实现WiFi全覆盖。学校给每个教室(包括各专业教室)均添置了70英寸的大型触控一体机,通俗地讲,这台一体机类似于一台大型的Pad。不仅能通过一体机上的白板软件打开各种课件,还能进行多元化操作,如,打开PPT后,进行针对性批注,直接在界面上做修改,而且针对各种学科有不同专业性的操作。

不过,记者发现,这学期开始,在几个班级教室的门口,又各挂着一个小屏幕,不同班级的小屏幕上面显示的图案还不一样:有些是一个小芽儿,有些则是一棵大树……

这其实就是我们的班级评价系统。”上周负责值周的王琪老师告诉记者,现在校园里,值周老师检查全校之后,每到一个班级检查,就在App上点开班级智慧评价界面,老师们可以进入纪律、卫生、礼仪、生活任何一个维度进行加分,各班门口云PC(就是那个小屏幕)上30秒钟之内就可以看到变化。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王燕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