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烂尾楼里建“垂直农场” 这个创意可行吗?
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10月08日讯在城市烂尾楼里建垂直农场,通过循环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实现肉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全年供应。这听起来像是个脑洞大开的创意,但就是这个创意,帮助浙江农林大学的90后研一女生单幼霞,叩开了“2015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的大门。
今年8月底,她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女生,与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其他99名青年农业领袖,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全球饥饿问题。如今,她正从微型垂直农场着手研究,争取今年年底出产品。
90后女生单幼霞为中国城市农业发展提供新方案
向“2015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组委会投稿时,单幼霞还是浙江农林大学园艺专业大四学生。
“去年这个时候,农学院朱军老师在学院年级群里转发了‘2015年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的征文消息,主题是如何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单幼霞说,这个主题一下吸引了自己。父母都是新昌农村农民的她,自幼就跟着父母在地里耕作,对土地充满感情。“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逾九十亿。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越来越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粮食需求。”
今年1月,完成考研后,单幼霞开始研究对策,着手撰写论文。
“我们可以把房子埋在森林里,为什么不能把农场建在楼宇里,让自然回归自然?”单幼霞说,自己曾看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ickson Despommier的书,书中提出过“垂直农场”这一概念。而中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烂尾楼。如果能够利用相应的农业技术,将这些烂尾楼全部利用起来,建设成为“垂直农场”,既能够美观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又能够为城市就近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岂不是一举两得?
为此,单幼霞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又进行了社会调研,最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烂尾楼到垂直农场——开拓都市农业新疆域》的英文论文,递交给组委会。
一场全球的“头脑风暴”让她的创意更接地气
今年3月,国际选拔结果揭晓。单幼霞凭借“烂尾楼里发展‘垂直农场’”的新颖创意,成功入选。
8月,她和清华大学博士生胡璞,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生张文勰作为中国代表,和其他来自全球33个国家、有着不同专业背景但同样关心农业未来发展的青年人,来到了峰会举办地——澳大利亚堪培拉。
在100名参会青年中,单幼霞不但是唯一的中国女生,且年纪也较小。“刚开始蛮忐忑的,怕自己跟不上大家的头脑风暴节奏。”让单幼霞没想到的是,自己提出创意后,收获了不少好评。
“大家觉得,这个点子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农业的正确未来方向。”单幼霞说,与会青年里有农场主、工程师等不同身份,他们也提了不少问题。例如,在烂尾楼里,植物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如果用水培器,成本会不会很高?
“太阳有全光谱,而植物只需要红蓝等几种光,可以用LED灯取代。水培成本肯定比土壤种植高,但可以减少农产品从农村到城市的运输污染以及腐败变质,且具有集约、高效和环保等特点,优势明显。”单幼霞说,峰会期间,她不断和大家进行头脑风暴,对于自己的创意想得也更全面,接地气了。
峰会上,参会青年也被要求写下自己能做到的“三件小事”——这是大家的承诺,也是今后回国后推进解决粮食和农业问题的方向。
“Reduce减少:食物浪费;Recycle循环:新科技管理;Reuse再利用:废弃容器利用。”这个吸引眼球的“3R”建议,便是单幼霞提出的。“在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不应该是更多地消耗资源,而是要更加节约、回收和再利用资源。”
今年底计划推出“微垂直农场”产品
新学期开学后,单幼霞成了浙江农林大学研一的学生。而“在烂尾楼里建‘垂直农场’”的想法,已在单幼霞的心里扎下了根,她决心不断尝试,争取让这个创意早日落地。
“峰会上,我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也都很愿意帮我将创意落地。”单幼霞的心里酝酿着不少大计划:好好攻克兴建烂尾楼里的“垂直农场”还存在的难题,完善理论并写一本《农业创新手册》,让更多人有兴趣参与到现代农业中;组建一个集合栽培技术、自动化科技、水循环设备、专业管理等一体化的国际团队,完善都市垂直农场的整套体系。
而这些大计划首先要在今年年底先迈出一小步。“我正在实验‘微型垂直农场’,因塑料易老化,玻璃又易碎,现在在找替代材料,争取年底能出产品。”单幼霞说,“微型垂直农场”成功后,她会把规模扩大到一个房间,再到一幢楼。
单幼霞一直记得,在北京时,一位记者对她的提问:“等你硕士、博士深造完,你觉得你还会从事农业吗?”单幼霞说,这个问题她曾被不少人问及。而以她自己的本科同学为例,多数都已转行。毕竟从事农业比较辛苦,待遇不算好,常常容易没有成就感。
“农业对国家发展很重要,也很有前景,但中国的农业还较脆弱。这个古老行业特别需要新鲜血液。不然,等到我们的父母干不动农活了,就真的后继无人了。”采访快结束时,单幼霞再三说,她非常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同龄人,农业有前景,农业需要年轻的力量。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