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议城市品牌锻造:文化塑形象 互联网促传播

20.11.2018  13:10

  中新网杭州11月19日电(童笑雨)一花一世界,一城一风情。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每一座城市都面临着调整定位、重新树立城市品牌形象的问题。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城市传播与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上,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生导师卫军英表示,一手依托文化,一手借助互联网,方能推动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形象传播已经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如何摆脱自然资源、宣传经验及资金状况的拘束,突破同质化的城市品牌包围圈,凸显独特魅力,以城市品牌撬动地方发展?

  “在城市竞争过程中,经济、资本都是有周期性的,只有文化是永恒的。”研讨会伊始,卫军英就开门见山地指出,建筑只是一座城市的外表,文化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世界名城,除了本身的商业繁荣和经济活力外,其历史文化是感召人们纷至沓来的动力源泉。

  他说,传承城市人文发展的脉络和记忆,是塑造城市个性、体现城市差异化的重要内容。“杭州有西湖,武汉有东湖,景色都不差。但西湖能申遗,杭州能在国际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她在美景之外,还有很多传说与故事,供后世反复品味和探索。”

  如其所言,一座让人记忆深刻的城市,往往和文化息息相关,浙江亦然。从红船静泊水面的嘉兴到鸡毛换糖的义乌,从西湖、良渚集聚的杭州到古堰画乡落地的丽水,每一所城市之所以能名扬天下,与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不无关系。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邵培仁非常赞同卫军英对“特色文化”的说法。“一个城市被认同,不是因为国际化被认同,而是因为本土文化被认同。”他认为,每个城市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再加上自然条件、发展路径的不同,不同城市的精神和名片就会各具特色。

  与此同时,他表示在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城市主体“人”的作用。“城市,是人的城市。她是人类建筑在土地之上的梦幻城堡,其中上演的各种剧本无一不与人的情感有关。所以城市一定要塑造成人类的良好情感记忆与传播之地。”

  人在生产、在连接、在传播。对于城市形象传播,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书记王哲平表示,不能忽视互联网的作用。“我们正在迎来一个真正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新的体验经济时代。互联网视听为信息交互和城市形象传播开启了机会之门。”

  王哲平的建议用宁波大学现代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宁海林的话来说,即把民众运用社交媒体传播城市形象的热情唤起来。“今天的城市形象传播是视觉化的,是直击人心的。我们应该运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手段进行城市形象传播。”

  对此卫军英表示认同。他说,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是中国各个城市走向世界舞台的障碍之一。运用互联网不仅能将城市形象传播到各地,还能增强民众的互动。“参与多了,体验多了,文化的隔阂自然就能消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