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享受更多公共文化服务”

03.01.2017  19:33

  “我的故乡在西南地区的乡村。儿时,我们的文化生活就是3个频道的黑白电视节目和学校一年放映一次的电影。而今的乡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单就文化生活而言,仍旧不够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应是改变这一局面的重要契机。”在北京工作的陈书海说。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6年12月25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一段时间以来,各界群众对该法的关注热度呈直线上升趋势。

  “法律出台实属不易,但成效还得看最终的落地。我比较关注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陈书海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和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确定补贴或者奖励的依据。“我想,尤其要让公众充分参与进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意愿,成为参与者、监督者,以此少走弯路、取得实效。

  公共文化服务效果好不好,关键要看公众的文化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居民王宝兴由衷赞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成了社区文艺骨干的“大靠山”。王宝兴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提到,国家鼓励公民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自主开展健康文明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指导、支持和帮助。这些我们一直在践行,相信法律出台后,基层文艺爱好者将有更大的空间发挥特长。”已退休多年的王宝兴是当地民间合唱团——“泉之声”合唱团的一员,他说,相信今后的合唱事业会更加兴旺,群众文化生活会过得愈加红火。

  “‘对味’很重要。”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居民卫琳对记者说,每个群体都有享受个性化文化服务的权利,在法律的保障下,相信公共文化这桌丰盛大餐的“菜谱”会更加全面化,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口味,为其打造专属定制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最令卫琳感动的是,该法提到,国家鼓励和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援助。曾赴边远山区支教的她直言,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再去祖国边疆,以一名文化志愿者的身份去支援那里的文化建设。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我们老年人很感激!”河南南阳油田原第一中学退休教师周爱华说,“在我看来,这首先是对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的坚守与巩固。同时,也与老年人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感到,一些实际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比如,老年大学课程少、放假多,空闲的场地能否向大家开放?又如,我们的文化活动场地目前还很有限、不够均衡,舞蹈班一到冬夏两季就无处可去,戏剧组有时只好在野外、树林里活动。我看到,该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公共文化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我们就盼着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呢。

  北京市民朱琳琳也有类似感触。“目前,我们小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以下棋、打牌为主,希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后,活动内容和形式能丰富起来。”她说,她经常带5岁的孩子参观各类博物馆,相信以后一定有更多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提供更多的文化艺术启蒙教育,文化艺术展览的水准也会更高。“总之,老人、孩子对文化活动的预期就是,在家门口享受更多公共文化服务。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务工作者张颖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抱有热切的期望。她说,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帮助老年人健康、充实地生活,其实比治病更重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出,国家重点增加农村地区图书、报刊、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内容、节庆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我们对口支援的一些社区和乡村,居民的盐摄入量非常高,对烟酒的危害知之甚少。我希望,这部法律正式实施后,社区、乡村关于健康知识的图书、文化活动能多起来。

  年轻人同样关心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李飞菲说:“第一感受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满足民众需求的一个重大举措。我非常关心该法出台之后,各级政府是否能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相关的公共文化设施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

  在海外留学的周奕颖第一时间向外国朋友“发布”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的新闻。她说,公共服务在许多国家被视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国国民骄傲和自豪的“资本”。“作为留学生,我常常受邀体验当地的公共服务,参加公共艺术活动。这些活动在宣扬该国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的同时,展示了实力、释放了亲和力、传播了价值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接下来,应该对这部法律进行广泛传播。

  浙江省温州市法律工作者汤黎虹说:“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相结合,为此,在坚持国家治理特别是强化政府服务的同时,必须强化社会转型,即由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这一社会转型的要义在于走群众路线,即以广大劳动群众的需要为本,充分尊重广大劳动群众的参与权利,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群众的力量进行文化治理,关键是能够让广大群众投身到当今的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大潮中。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相关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