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出炉 浙江耕地质量管护有新依据
6月14日,《浙江省典型重金属及有益元素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应用研究》通过专家评审。专家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在土壤重金属限量值研究、生态风险评价、绿色土地保护、富硒标准研制、生态补碘区划、桑基鱼塘地球化学迁移模型建立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自2014年以来,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设立了《浙江省西北部土地质量地质环境调查与应用示范》等多个科研项目,由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承担并对项目成果进行了系统深化,集成为《浙江省典型重金属及有益元素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应用研究》项目,旨在提升农业地质成果应用研究水平,为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项目组从土壤中镉等重金属和硒、碘等有益元素对土地质量的核心控制作用角度,创新研究评价思路,深化成果转化应用,取得系列开创性成果。
一是完成浙江省主要耕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土地质量区域性规律认识,为耕地质量管护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开展了重要重金属超标区生态风险研究及土壤重金属限量值研究,提出了绿色土地评价的思路和方法,为耕地质量类别划定、分类管控以及农产品产地源头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是开展了利用矿物材料进行污染土壤修复和改良的试点研究,建立了示范工程,为浙江省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土壤污染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是系统开展了浙江省土壤硒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明确了土壤硒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成因来源,提出了富硒土壤资源评价标准,进行了富硒土地资源区划和试验性开发,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五是系统开展了浙江省土壤碘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开展了生态补碘区划,为开拓更加高效、安全、稳定的补碘方法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六是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桑基鱼塘演变过程,建立了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元素地球化学迁移模型,深化了对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认识。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