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入选国内首批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

22.06.2017  16:30

村民家门前的分类垃圾桶 姚佳期提供 摄

  中新网湖州6月22日电(见习记者 陈洁 实习生 饶雨蒙)在美丽新农村建设中,垃圾分类是绕不开的命题。垃圾分类概念不清、资源化利用率低是横亘在垃圾分类进程中的两座大山。如何在美丽乡村版图中为垃圾分类觅得一合理席位?浙江省德清县无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22日记者获悉,德清成功入选国内首批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区、市)。

  样本并非一蹴而就。2014年,在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和钟管镇青墩村,2座生态资源化利用站拔地而起,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序幕就此拉开。


生态资源化处理中心 姚佳期提供 摄

  “按照农村垃圾‘四分四定’原则,德清建立起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及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制度,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德清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工科的办事员姚佳期介绍说。

  独木孤单难成形,垃圾分类的推广离不开百姓的支持与参与。“最初,老百姓对垃圾分类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不同的人对这些举措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姚佳期坦言,群众工作是难点更是突破口。

  为此,德清积极组织开展入户指导操作,对村书记村长先进行宣传培训,再由他们对小组组长进行一对一的宣传培训。“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还走家串户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确保一户都不能落下。”如姚佳期所言,一张垃圾分类科普网在广袤农村间织密铺开。


垃圾变肥料 姚佳期提供 摄

  这场垃圾分类总动员,也折射着因地制宜的德清智慧。记者了解到,根据农村人口分布、生活垃圾产量与构成情况,德清结合西部山区、东部平原的地理特点,统筹规划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站点分布,科学制定适合农村的分类减量和垃圾收运模式。

  在山路崎岖、人口分布较分散的莫干山镇,建设了5座日常处理量为300-500公斤的小型生态资源化利用站;而在村民居住集中、交通便利的中东部地区,选择乾元镇、新市镇两个乡镇各建设1座日处理量为10吨的大型生态资源化处理中心,覆盖周边五个镇(街道)。

  如今在德清农村,每户门前配置有一只蓝色(30L)垃圾桶,用于投放可堆肥垃圾,每4—5户配置一只绿色(120L)垃圾桶,用于投放不可堆肥垃圾,“德清话中蓝和‘烂’同音,腐烂的垃圾放到厨余垃圾桶里,其它的放在大垃圾桶,这是考虑到有老人的家庭会混淆各种颜色的垃圾桶。”姚佳期解释说。

  工作成效是显著的,“生物堆肥的资源化再利用非常有效率,今天倒进处理中心的垃圾明后天就可以变为肥料再利用了。”姚佳期告诉记者,产出的肥料有一部分会作为奖品分发给参与垃圾分类的民众,还有一部分用到绿化养护上。

  据悉,截止目前德清县共纳入120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覆盖8个镇(街道),该县覆盖率达80%,2017年将实现全县覆盖,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农村环境有效改善。(完) 【徐施宏】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