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中守望文化精神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在这个瑞雪兆丰年、红梅报新春的节日里,在这个游子归家、阖府守岁的时刻,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向那些节日期间仍然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献上最诚挚的问候。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远灿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将遥远的尧舜时代与现代中国连成一脉。王安石笔下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点出了春节所内含的万象更新的意义,至今仍被人们反复吟诵;姜夔笔下的“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勾勒了一幅质朴的春节风俗画,一千年后看来仍像是对今人今事的描述。春节,既是记录文明历程的重要载体,也是复苏文化记忆的重要时刻。
如何看待春节,关系着我们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文化,如何看待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春节,传递亲情、乡情、家国之情,表达传统的味道和质朴的文化,展现清火祛躁、返璞归真的力量。有亲情的美好却没有人情往来的冗繁,有文化传统却没有陈规陋俗,才是年的味道、过年的意义。
把春节当成一个检验作风的契机。传统佳节彰显的人伦与人情内涵,往往成了行贿索贿的借口;春节走亲访友的风俗,曾被异化成了送礼吃请的由头。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抓住每一个节日节点严扫四风、落实八项规定,已经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心态,要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为抓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过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正是清朗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体现。
把春节当成一个传承家风的契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春节则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是传递历代先贤谆谆教导、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时刻。只有正家风、重家教,才能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每一个家庭成员心正、身正、言正、行正,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传承民族品格和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是春节在伦理意义上的内涵,回归传统节日的精神境界则是春节在文化意义上的主题。近岁以来,人们常常感叹“年味”不再,其实要找回遗失的“年味”,就要让我们的生活回归风清气朗、回归真情实意,回归人文内涵、回归质朴滋味,在日常人生中守望文化精神,在平常岁月中提炼生活价值。这是找回“年味”的方法,也是处于传承与创新张力中的中国社会该有的状态。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祝愿中国和每一个中国家庭,在团圆中守望、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