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作家成名晚名声小 学者:文学英雄时代过去了

24.01.2016  16:11
诸多名家新作纷纷上市,其中,七零后作家亦有几部长篇问世,但相对于前辈,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叶匡政

  这周的微信朋友圈,诗人、评论家叶匡政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文学圈的关注。

  在《为什么70后作家的成熟姗姗来迟?》中,叶匡政写道,“在中国当代的作家群中,70后可能是比较尴尬的一代。”在他看来,50后、60后作家早已成名;80后、90后也有诸多作家早早成名;唯独70后一代,虽然正处盛年,但是成名的作家并不多,显得格外单薄。

  70后作家处境的尴尬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拿出来说了,但是叶匡政的看法,还是在业内引发了不少议论。

  现代快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些身在南京的学者和作家。他们对叶文的看法,有赞有弹。多数人认为,70后作家与他们前后两代同行相比,可能安静了些,但是不至于陷入困境,而名气的大小也不代表作品质量的高低。

  关于“成熟晚

  应该是成名晚才贴切

  叶匡政的文章从刚刚结束的北京图书订货会谈起,文中说道,“诸多名家新作纷纷上市,其中,70后作家亦有几部长篇问世,但相对于前辈,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紧接着,文章直接把70后作家描述成“可能是比较尴尬的一代”,因为“比他们更早的50后、60后早已成名,享誉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已经数十年,并且依旧是当今文学界最重要的主力作家。而比他们更晚的80后、90后也有诸多作家早早成名。唯独70后一代,虽然正处盛年,但是成名的作家并不多,特别是在严肃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有建树的就更少,因此,显得格外单薄”。

  叶匡政写道,“70后生人,成长的时代正好是当代社会最大的变革时代,这样的时代,本应该出现无数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但为什么,70后作家的成熟却姗姗来迟呢?

  对此,作家黄梵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姗姗来迟的不是“成熟”,而是“成名”,“如果是指成名,叶匡政是说到点子上了。”早在80年代、90年代,一些50后和60后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已经在国内家喻户晓,莫言、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而当时他们的年龄要比现在70后作家的年龄要小得多;而一些诸如韩寒、郭敬明的80后作家的成名,要更早,20出头已经被公众熟知了。黄梵说,反观70后作家,真正能进入公众视野的少之又少。

  但是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70后作家成名晚有他们的客观原因。“不是所有人都能赶上60后们的好时光的。”作家、《青春》杂志执行主编育邦的话代表了大家的看法。

  为什么成名晚?

  文学英雄的时代过去了

  对于70后作家们来说,上个世纪90年代,是他们出道和进入文学圈的时代,但是很不巧,以叶匡政的话说,他们赶上了“文学开始衰落的时代”。

  毋庸置疑,上个世纪的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社会从禁锢走向开放,文学则从狭隘、保守,走向史无前例的大创造与大开放。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青年追随西方的文学大师们,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莫言、余华、格非、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震云,脱颖而出,至今他们依然是中国文学的主要力量。

  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但是到了90年代,造就文学英雄的时代便落幕了。

  著名文学评论家、南京大学教授丁帆认为,90年代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断裂期,包括先锋文学在内很多艺术思潮被阻隔了,与此同时,商业来了,市场闯了进来。70后知名作家曹寇,这样描述80年代与90年代的区别,“80年代,90年代初,文学一度处于国家文艺生活的核心地带。之后,文学便边缘化了。

  文学在80年代的特殊力量一去不返,文学被边缘化,70后作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他们的创作。“文学的边缘化,自然也让刚刚出道的70后边缘化和沉寂化。这是时代变迁和文学功用变化双重嬗变的结果。”曹寇说。

  “时代变了,商业和市场在社会文化中成了主角,70后作家们如果不投身市场,他们的命运只能是被安静和被沉寂。”文学评论家、南京大学教授何同彬认为,社会公众对严肃作家不感兴趣,他们的兴趣点是电影电视,是明星。

  成名晚,名声小

  并不等于作品质量低

  也有人说70后作家是夹缝中的一代,前有名家辈出的50后、60后,后有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他们似乎陷入了困境。但是叶匡政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70后作家有他们自己的特色。

  “60年代的作家虽然各写各的,但是他们在精神气质上,在文学理想和文学审美倾向上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叶匡政认为,从70后作家截止到目前的创作来看,他们几乎每一个人文学趣味都不同,他们在个性化、个体化的表达上要超过60后作家。

  一个主流观点是,60后作家创造出了许多经典作品,而70后的小说难言经典。对此何同彬认为,所谓经典的观念都是在80年代形成的,在现在依然是主流,其实已经滞后了。他说,“我们如何判定或者承认70后作家成熟了,一个最明显的指标就是他们获奖了。而在现实中,70后作家很难拿到权威性的奖项,虽然他们也能拿到表彰短篇小说的鲁迅文学奖,但是代表一个作家最高成就的长篇小说的奖项,也就是茅盾文学奖,他们是很难拿到的。”何同彬认为,现有的文学阐释系统、评价系统也都是在80年代形成的,并没有与时俱进,80年代形成的观念,诸如启蒙、先锋、史诗性等等,在文学奖的评比中依然是主流,而70后作家的作品大都是个人化的东西,他们写日常生活,是为了呈现,而不是表达。而这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但是也有受访者不看好70后截至目前的作品。黄梵认为,70后作家之所以缺乏代表作,可能是因为他们用心不够,“我印象中70后作家获奖作品并不少,文学市场的萎缩,可能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怎么获奖上,想通过获得更多的奖项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但是这样做恰恰会损害自己的作品。

  而身为70后作家一员的曹寇,也认为70后没有好作品是事实。

  当然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与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相比,70后作家们的创作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他们多数认为韩寒、郭敬明的创作与严肃文学无关。

  安静,沉寂

  70后作家向何处去

  虽然与60后作家相比,70后作家的名声要小得多,但是还是有一些作家突出重围,盛可以、徐则臣、冯唐、阿乙、尹丽川、曹寇、鲁敏、魏微等都以自己的作品为读者和公众所了解。

  据何同彬了解,因为时代的不同,60后作家所擅长和热衷的先锋性、实验性,对70后作家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们现在是用他们的立场、态度描述他们的成长经历。何同彬介绍说,70后创作的很多都是成长小说,叙述乡村、小城镇、城市青少年的成长经历。“边缘人物、非主流人物,是他们喜欢描述的对象。

  目前,70后作家,都是四十岁左右年纪,很难说他们已经到了创作的高峰,最多只能说他们年富力强。叶匡政认为,他们的文学生涯还很长,能够坚持创作下去,以后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现在评价还嫌太早。

  黄梵也认为现在就给70后作家,特别是一个群体下结论是很不负责任的,以代际的形式观察作家更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他们日后的成名是肯定的。”何同彬认为,等60后作家写不动了,70后们自然会站出来,这是新陈代谢,谁也挡不住。“其实目前最有生气的写作,都是70后。”何同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