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笋壳和竹叶长大的湖羊味更美
浙江农林大学的一项技术让废物变成宝
工人在处理给湖羊吃的笋壳。 通讯员 陈胜伟 摄
羊肉串、涮羊肉、羊肉汤……说起羊肉的美味和羊肉的做法,不少吃货都会直流口水。日前,浙江农林大学给吃货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该校从事湖羊研究的岳万福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出利用笋壳养殖湖羊的技术,如今由他提供技术支撑的养殖企业,已经养殖出肉质更加鲜美的湖羊近10万只。这也意味着,垂涎羊肉的吃货们将可以吃到更加生态、更加美味的羊肉了。
让湖羊吃笋壳和竹叶长大
2011年,毕业于美国怀俄明大学动物科学系的岳万福博士来到浙江农林大学,从事湖羊等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研究。他发现,学校所在地浙江临安有着丰富的笋竹资源,每到春天竹笋上市后,数万吨的笋壳随意丢弃野外,因为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已经逐步成为污染当地环境的重要污染物。
“羊有四个胃,主要是以青草等植物纤维为食物的,笋壳也是羊的食物之一,而且营养较为丰富。浙江是竹子大省,而临安又是竹子大市,如果能够将数以万吨的笋壳通过加工,制成羊喜欢吃的主要食物,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临安的笋壳污染问题,使大量的笋壳实现循环利用;羊如果以笋壳、竹叶为主要食物,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而且吃笋壳、竹叶长大的羊也更加生态。”岳万福在调研的基础上,与临安当地有关牧业公司合作,开始养殖吃笋壳、竹叶的羊。
湖羊是一种蒙古羊,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在太湖流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养殖基础。经过在部分企业饲养,岳万福博士发现,养殖以吃笋壳、竹叶为主的湖羊,和传统的吃饲料长大的湖羊相比,不仅养殖成本更低,而且因为吃的是生态的笋壳、竹叶,羊肉的口感更为细腻,味道也更为鲜美,深受食客喜欢,浙江农林大学的一位老师还将吃笋壳、竹叶长大的湖羊称为“熊猫羊”。
解决生态饲料保存问题
经过岳万福博士的引进和推荐,湖羊在临安迅速推广。随着湖羊产业不断发展,笋壳季节性的问题开始显现。笋壳、竹叶虽然是湖羊喜爱的食物,但是一年四季只有春笋开始上市后才有大量笋壳,而且时间短,不易保存,要是只吃一季的笋壳和竹叶,其他季节依然需要吃其他饲料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成本,也影响了肉质。
“笋壳容易腐烂,主要是因为含水高,易变质。利用笋壳发酵等技术,将春天吃不完的笋壳贮藏起来呢?”岳万福开始着手解决笋壳的贮藏问题,将春天吃不完的笋壳很好地贮藏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验,岳万福成功解决了笋壳的密封青贮、竹叶干制问题,实现了春天将吃不完的笋壳、竹叶贮藏起来,让湖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笋壳、竹叶的效果。
考虑到湖羊营养的需要,相关笋壳青贮技术还在原先的密封贮藏技术基础上,要求饲养员撒上一定量的盐给笋壳杀菌,同时将黄豆、花生碾成粉末状撒在笋壳上,给湖羊补充营养。经过技术改进后的青贮技术,通过隔绝空气的塑料膜的密闭和发酵,不仅实现了笋壳的贮存,其营养成分也较单纯的笋壳青贮更高了。
在岳万福教授的技术支持下,如今仅临安就有近十家以笋壳为主要食物的湖羊养殖基地,累计养殖湖羊近10万只,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的笋壳处理的问题,而且也推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养殖业发展、推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岳万福博士正在进一步探索如何提升湖羊养殖的效益。他通过研究发现,湖羊从断奶至养到40公斤的过程,生长速度是最快的;从40公斤到50公斤生长速度就比较慢:“相对来说,长到40公斤的羔羊比较适合涮羊肉,所以下一步我们将主攻30到40公斤的羔羊养殖,从而实现湖羊生态养殖与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晶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