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神韵显风华
3月10日上午,“神韵明清——四川博物院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的开箱点交过程,让许多对书画精品“司空见惯”的美术线记者,目不转睛、啧啧称奇了两个多小时。60幅作品,横跨300多年历史,今天凌晨才坐火车抵达杭州,被直接运送至浙江美术馆库房。早晨上班时,已有专人将其护送到7号展厅,因此,在现场许多亲历者眼中,它们更像是从数百年前穿越而来。怀着一颗敬畏心,想要破解前人在笔墨间暗藏的符号,轻拿轻放、轻声细语间,不知不觉地,就换了一种频率,似乎回到了“车、马、邮件都慢的从前”。
随着木箱、卷轴开合,许多十多年甚至几十年也没打开过几回的珍宝开心地苏醒过来,一股娴静平和、清丽淡雅的古意在浙江美术馆7号展厅中弥漫。但细品其神韵,所谓野逸之趣又绝无雷同:浙派武林蓝瑛仿吴镇山水,骨法刚劲;“画坛怪僧”八大山人、石涛的悲怆奇绝,难出其右;碑学巨擘邓石如的隶书线条舒展、流淌着律动美。而出自乾隆年间的《西湖胜景图册》,更像是专为本次杭州大展“定制”,一位摄影记者拍下了“断桥残雪”一页,在视窗中发现一个红点,放大、再放大,竟是一个骑驴的小人。“看来两百多年前断桥上是通‘车’的。”一句话,逗得一旁严阵以待的安保人员也舒展了笑容。
正午时分,点交程序接近尾声,围观的长枪短炮渐渐散去,浙江美术馆典藏部工作人员杨银俊摘下白手套,在展览目录第一页上的“接收人”一栏签了名。但他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几处在文物清单中没有记录的折痕、破损以及两个不明来历的“疑似松香”的渍点,要在下午、晚上的“集体会诊”中给出“治疗”方案。
以上这些“展览背后的故事”,你或许无缘亲历,但两天后,隔着浙江美术馆3个恒温恒湿展厅的透明玻璃墙,所有人都能感受展品释放出的柔和光晕,就像“从前”它们水墨华滋地氤氲在名家笔下时那样。前提是,你做好了“功课”——
“参展”艺术家基本涵盖了明末清初的几个主要书画流派,其中,浙江元素尤为丰富。比如位列“明末四大怪杰”之一的绍兴人陈洪绶与“西泠八家”之一的杭州人陈鸿寿,前者的老师正是“武林画派”开山之祖蓝瑛。
今天,因为一句“这幅卷轴的棉布保护套是张大千私制”的提醒,陈洪绶《右军拢鹅图》的“登场”,显得派头十足。这幅高约1米的纸本,讲述了晋代书圣王羲之爱鹅的故事。画中王羲之头戴巾帻,宽衣大袖,手持一方扇,神情雍容若定,施施而行,一长者手提鹅笼及藤杖应随其后,笔调静默,颇具汉唐风韵。
“明清书画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其画家群体数量大大超过宋元,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被视为开拓近现代书画艺术格局的基石。”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说,“本次展览,我们精选了一些代表作,从中亦可梳理出师承和演进的脉络。”
而最具杭州情结的《西湖胜景图册》的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根据“断桥残雪”一页有作者题识“乾隆辛酉仲春客西湖摹古写十景于曲径花深处吴门郁希范”,可推断这是画家在杭“旅游”时的写生作品,角度均为鸟瞰,“花港观渔”、“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等22幅册页,细致描摹了西湖的水水山山明明秀秀。
“与西方的焦点写实不同,中国山水画的记录讲究可游可居,因此,你很难确定画家究竟站在哪个位置、用怎么样的视角观察这些熟悉的风景,甚至也可能是旅行结束后加入了自己的合理想象或参考了有关地图和绘画。”浙江美术馆学术部吴涧风为众人解读。
一位几百年前的“游客”对西湖的书写,打开了观看中国传统艺术的新鲜角度——展览期间,西湖博物馆珍藏的西湖各个时期的图片,将作为学术补充,供观众赏读、比较。今天探营结束时,隔着8号厅的透明玻璃门,一道白色仿四合院墙也已在展厅正中“就位”,镶嵌其中的花格窗以及一旁的老家透着古意和雅趣。透过它们,对着同样的笔墨和风华,相信又会有一番不同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