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视障者的苦恼:不能开车,考大学、找工作受限

26.05.2015  11:22

    朱立新指出教科书里他认为有疑义的地方。

    杭州一单眼视障者挑战权威眼科专家的理论:

    我能不能看清楚,为啥要由专家来判断

    “能不能看得见,能不能从事某类工作,身为单眼视障者,才最有发言权。为什么要由那些专家来作判定?”说到这儿,朱立新显得有些激动。

    杭州人朱立新是是一名单眼视障者,他认为,由国内4位眼科专家主编的《眼科学》一书中,提出的立体视觉定义并不准确,影响了相关部门的决策,给单眼视障者的工作、学习造成了诸多不便。于是,他把这4位专家告上了法庭。

    昨天,这起侵权责任纠纷案在杭州上城法院开庭,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单眼视障者旁听了庭审。

    法庭上没有一位律师

    法庭上,朱立新没有聘请律师,他一个人站在原告席上。而在他的对面,4位被告都没有出席,由代理人出庭,他们的身份是4位眼科专家的同事。

    朱立新认为,赵堪兴、瞿佳等4名被告编写的《眼科学》 第八版,是全国“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全国使用最广泛的眼科教科书。但是,这本教材没有进行全面充分的试验验证,错误地定义“立体视觉”,导致绝大多数眼科医生根深蒂固地认为单眼视障者立体视觉有严重缺陷,不能适应许多相关的工作和生活技能,并且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各种法规和意见的时候,也错误地限制单眼视障者的职业选择和生活技能,这导致原告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处处碰壁。

    朱立新说,视力正常的人如果蒙住一只眼睛,是会感觉有点头晕。但这不能证明单眼人群就是同样的感觉,你至少要蒙住眼睛六个月,才能体会到单眼人群的感受。

    他还举了大量例子,说明自己可以从事驾驶、雕塑、精密机械操作等工作。

    朱立新请求:纠正《眼科学》中立体视觉的定义,并向全国所有高等院校眼科院、所有县以上医疗机构眼科发函纠正;向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卫计委发函,请求修改以错误定义为依据制定的所有相关规定等。

    被告之一赵堪兴(天津眼科专家)的同事在法庭上做了论辩,她不否认单眼视障者可以做很多事情,但这和教材论述并不矛盾,而单眼视障者可以驾驶属于个例,不具有普遍性。

    她说,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教材,和国家法规是有区别的,不具有强制性。被告出版教材,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与原告的学习生活工作没有因果关系,不构成侵权。

    由于法庭要求朱立新提供国际眼科协会的证据,需要有专业翻译公司的翻译,因此法庭没有当庭宣判。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王晨辉 文/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