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平稳向好,后期动力不足——西湖区201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预测分析

09.04.2015  18:36

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开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的总目标,积极适应“新常态”,全面实施“五大战略”,紧紧扭住“一号工程”不放松,全力发展信息(智慧)经济,整体经济稳中有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结构性矛盾、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部分指标增速回落明显,发展后劲不足,发展质量亟需提升。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2月完成情况

增速(八区)排名

一季度预测

区目标

实绩

(亿元)

增幅(%)

1、财政收入

37.14

+17.8

2

-

+10%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3.48

+18.4

1

-

+10%

2、GDP

-

-

-

+8%左右

+8%以上

其中:服务业增加值

-

-

-

+9%左右

+9%以上

3、固定资产投资

44.52

+25.8

4

+20%以上

+12%(市对区+15%)

其中:工业性投资

2.11

+78.2

1

-

-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5.92

+1.0

8

有所增长

+10%

5、规上工业销售产值

29.52

+4.69

2

+6%

+6%

6、规上工业高新技术占比

48.27%

4

50%左右

55%以上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整体回暖,开局良好

        1-2月,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63亿元,同比增长11.5%,较去年同期提高百分4.3个百分点。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29.52亿元,同比增长4.64%,虽然较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增速位列八区第二。一是工业投入产出效率提高。1-2月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9亿元,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市10.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3.05%,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9.2%,两项指标均在历史高位。二是传统特色行业发展良好。以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三大传统优势行业销售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1.2%、10.46%、6.4%,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三是重点龙头企业贡献颇多。正大青春宝、美浓丝网、天堂伞、永创智能四家单位平均增长31%,对整体产值、增加值贡献率达77%。

      (二)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拉动明显

      1-2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2亿元,同比增长25.8%,高于全市8.5个百分点,增速列八区第四。

      一是房地产投资快速上扬。1-2月全区完成房地产投资28.2亿元,增长54.3%,拉动全区投资增速22.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上年结转的融信、盈资、汇耀等11个房地产新开工项目,结余的土地购置费用约64.7亿元。二是实体经济投资增长较快。1-2月实现建筑安装工程完成额31.97亿元,同比增长21.3%,较去年同期提升20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78.2%、77.9%。三是商品房销售回暖。随着宽松的房地产政策的逐步推开,正常的理性购房需求也得以释放,1-2月实现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2%,较去年同期提升20个百分点。其中,金都高尔夫艺墅实现销售面积6949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20.8倍,汇耀置业之云荷廷销售面积净增加11198平方米。

      (三)消费低位增长,创历史新低

        1-2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7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创历史新低,排名全市末位。其中,批发零售实现零售额59.28亿元,同比增长0.2%,住宿餐饮实现零售额6.64亿元,同比增长8.8%。

      一是石油零售跌入低谷。国际石油价格连跌,对我区石油销售产生巨大冲击,而我区石油零售额占整体零售总额近50%。1-2月全区石油零售同比下降24.0%,11家限上石油零售企业中9家负增长,其中影响最大的中石化下降24.58%。二是汽车“限牌”政策后续影响加大。去年一季度为“限牌”政策的前夕,汽车销售呈爆发式增长。  1-2月我区汽车零售同比下降8.48%,全区25家汽车销售企业中18家负增长,金湖机电、路德杭、百得利三家最大汽车销售企业分别同比下降3.19%、3.54%、27.54%。三是以超市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业开始下滑。随着电商对实体店销售的冲击日益加大,1-2月全区超市实现零售5.8亿元,同比下降12.01%。其中,世纪联华、沃尔玛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7.7%、16.3%,从传统行业看,文化办公品类、日用品类分别同比下降7.0%、11.74%。

      (四)其他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

1-2月,全区累计完成规上服务业增加值75.91亿元,现价同比增长35.68%。其中,企业实现增加值48.54亿元,增长39.2%,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27.37亿元,现价同比增长29.86%。

        一是教育业、公共管理业等非企业单位劳动报酬增长迅猛。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上年的各类考核奖金集中在节前发放、部分服务业单位的年前款项统一结算,从而推动劳动报酬快速增长。其中高等院校增速特别明显,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4.7%、16.7%、57.4%。二是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信息软件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春节期间支付宝的抢红包风生水起,几乎与微信红包平分秋色。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随着“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明星真人档综艺节目的热播,广告赞助等业务收入水涨船高。1-2月这两家单位增加值均超过10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44.63%、61.78%,对所在行业的支撑非常明显。三是交通运输行业运营良好。受春节因素影响,1-2月沪杭甬高速、国益路桥、三上高速三家交通运输企业增加值均过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0.53%、37.0%、20.5%。

        三、经济运行可期的亮点

      (一)信息(智慧)经济领跑

2014年我区信息(智慧)经济增加值达198.16亿元,占GDP比重24.78%,同比增长20.5%,高于当期GDP增速12.2个百分点。今年1-2月,信息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势头迅猛。其中,支付宝(中国)、浙广电分别实现增加值10.41亿元、10.88亿元,现价同口径增长144.63%、61.78%,仅两家企业的增加值占全部信息信息经济比重的55%以上,同时也给服务业的增长带来较大支撑。二是以云计算与大数据为代表的新生潜力产业发展亦不示弱。其中,顺网科技、华通云数据增加值均超3000万,分别同比增长76.31%、61.44%。三是智慧物流产业厚积薄发。省海运集团、富兴海运两家龙头物流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345万元、342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4.1%、33.64%。

      (二)平台构筑卓有成效

以“两镇两谷”为平台,智慧产业新兴区建设步伐加快。云栖小镇目前有涉云企业90余家,涉云产值约8亿元,阿里云的工商注册已迁入我区,该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为23.7亿元。富士康的“创新牧场”项目也将落地。杭州云谷的阿里云数据产业中心开始筹建,国家广告园信息交流中心、区域性广告产业教育研究中心和31家广告公司也正式落户。

        四、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一)外部经济环境不利影响加剧

        一是局部性通缩的苗头已经出现。受输入性通缩(国际油价、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电商等新型业态对商品成本的冲击影响,2月CPI、  PPI价格持续走低,PPI连续36个月负增长。作为经济生产过程的供给端,CPI、PPI的持续走低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今年国家经济增长目标预期7.0%左右,较去年下调0.5个百分点,央行的连续降准、降息也透露出国内经济遇冷下行的压力。二是全市用电量持续低位增长。经济增长对电力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刺激电力消费的迅速增长,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2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93.66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5.8%,其中,工业用电49.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较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出现了负增长,这与工业通缩、PPI连续为负相吻合,基本可以反映出整个实体经济不景气。

      (二)投资后劲严重不足

        一是去年全年基数高且每月投资波动较大。虽然投资目前保持较高的增速,但是与去年同期基数低、当期土地建设费用集中返还有关。今后我区投资“分水岭”将出现在5月、6月、11月、12月,去年这四个月当月分别实现投资额59.2亿元、74.4亿元、64.7亿元、68.7亿元,占去年投资总额的56.4%,若无大项目的支撑,到这些时间节点时,我区投资增速将急转而下。二是项目开工缓慢。2011年-2014年出让的83宗地块中仍有39宗地块未开工,合计土地费用158.13亿元。三是投资质量不容乐观。投资的效益越来越差,与经济增长的匹配性越来越弱,质量难以经得起考验,2014年我区增量投资的产出率(GDP增量与投资增量的比值)仅为1.04%。

      (三)工业效益下降,创新有所减弱,成本抬高

        一是工业利润下降明显。1-2月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0.18亿元,利税总额1.5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73.3%、  6.71%;73家规上工业企业出现了亏损,亏损面高达44.5%,较去年同期增长30%,亏损总额达1.06亿元,同比增长35.36%。二是创新驱动有所减弱。1-2月全区规上高新技术销售产值占比仅为48.27%,较去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一方面浙江美浓丝网退出高新技术认定影响近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珀莱雅、杭芝机电、方泰电器等高新技术企业均出现大幅度下降。三是财务成本、用工成本增长较快  。1-2月规上工业银行贷款余额总量22.21亿元,同比增长15.41%;从业人员2.97万人,同比增长3.36%,累计应付职工薪酬3.37亿元,同比增长24.9%,工资薪酬增速远远高于从业人员增速,人均用工成本不断抬高。

        (四)消费缺乏新增长点,低速或成常态

          一是汽车与石油相互影响,低迷态势难以短期改观。限牌政策对汽车销售的影响将是持续的,今后也难以有大的增长,汽车保有量增幅的收窄也会对石油销售产生冲击,石油价格目前同比已经下跌近20%,而且还有继续下行的趋势。二是传统零售业下降趋势明显。电商分流的影响在持续扩大,商场、超市的电子购物卡销售在大幅下滑,居民消费也更加趋于理性,1-2月我区金银珠宝类奢侈品零售同比下降32.17%。三是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不容乐观。2014年,杭州市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若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速低于杭州市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五)服务业后续面临较大压力

      一是企业亏损面扩大。全区567家重点规上服务业企业中,269家出现亏损,亏损面达47.44%,亏损单位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2.6%。二是重点企业搬迁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上半年支付宝(中国)搬迁上海,服务业、信息经济、GDP将会受到巨大影响,当前没有一家单位的增量可以弥补其缺口,将直接拉低GDP总量30亿以上。三是当年新建并达到规模的单位严重匮乏。1-2月服务业无新投产企业入库。去年全年新增入库57家,退出161家,退出数量大于新增,且新增规模普遍偏小,对服务业增长的支撑不足。

四、城区比较

(一)工业增速城区靠前 

规上工业销售产值

新产品产值率

(%)

规上高新技术占比

(%)

完成实绩(亿元)

增速(%)

杭州市

1671.42

+2.78

28.48

34.85

西湖区

29.52

+4.69

30.71

48.27

上城区

143.43

+2.65

2.46

3.59 

下城区

6.86

-14.37

28.63

56.01 

江干区

18.63

-8.28

29.27

61.27 

拱墅区

48.41

+0.54

24.97

42.88 

滨江区

132.59

-0.76

52.85

77.25 

萧山区

529.49

+0.31

28.96

26.37 

余杭区

194.58

+12.57

32.88

41.09 

在全市工业经济全面回落的态势下,从工业销售增速看,我区排名反而在城区靠前,仅次于余杭;从增加值增速看,我区位列全市第一,高于全市10.9个百分点;从创新驱动看,新产品产值率、高新技术占比都在全市前列。

上城区工业总量在老城区中最高,但由于烟厂产量的下降导致其工业产量同比下降3.4%,其销售也仅同比增长2.6%;萧山区作为全市工业的重区,因其体制机制的调整(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独立运行),虽然总量仍然位居全市第一,但增速开始收窄,其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都出现了负增长,整体销售仅增长0.31%;拱墅区因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杭钢集团和半山发电厂销售双双回落,整体销售仅增长0.54%;余杭区传统行业发展良好,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9个行业增幅超过20%,贝因美母婴、贝达药业、八方电信产值增幅均超过50%,整体销售增速在全市“独树一帜”,增长12.57%。 

(二)社零增速全市末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完成实绩(亿元)

增速(%)

杭州市

681.00

+5.6

西湖区

65.92

+1.0

上城区

45.64

+2.2

下城区

125.84

+8.2

江干区

55.71

+2.2

拱墅区

69.12

+1.8

滨江区

15.32

+18.0

萧山区

84.29

+7.0

余杭区

57.33

+8.8

受石油、汽车影响,1-2月,全市社零仅增长5.6%,汽车零售占比较高的城区,增速均在低位运行,甚至接近负增长。我区仅增长1.0%,排名全市末位。下城区作为全市消费第一区,在整个大环境下,增速也开始放缓,其传统零售行业的三大购物中心(银泰、百大、联华华商)仅同比增长5.3%、1.19%、6.89%,支撑力度开始减弱,但西药类增长较快,龙头企业华东医药同比增长21.23%,成为其社零增长的主要动力。拱墅区社零总量与我区最为接近,发展现状也最为类似,1-2月其总量已经超越我区,增长1.8%,高于我区0.8个百分点。其汽车零售占总体零售比重达42.33%,1-2月其汽车零售下降16.9%,直接拉低其社零增速8.75个百分点,但是万达广场、水晶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去年年底开业,会对其社零带来一定增量。

(三)投资竞争呈现“白热化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完成实绩(亿元)

增速(%)

杭州市

458.32

+17.3

西湖区

44.52

+25.8

上城区

4.30

-51.6

下城区

13.46

+96.6

江干区

50.32

+19.0

拱墅区

45.12

+42.9

滨江区

34.58

+8.6

萧山区

68.58

-9.2

余杭区

84.05

+40.2

江干区、拱墅区与我区投资总量最为接近,1-2月也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但是从今后目标实现度来看,江干、拱墅“手中有余粮”,而我区投资后劲严重不足,缺口较大,令人担忧。拱墅区1-2月实现投资增速42.9%,远高于我区,其房地产投资比重已经达到83.54%,增长75.72%;其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42.27%,房地产投资的高位增长给拱墅带来了明显的拉动,其项目贮备也颇为“丰盛”,今年其预计投资项目227个,增加26个,计划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就有38个。江干区的房地产投资比重也在80%左右,其华家池三个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土地款较为厚实(136.7亿),同时其土地储备充足,去年共出让土地23宗,土地成交额272亿元。江干、拱墅两区今年要完成年度15%的目标压力不大。

(四)信息经济与滨江、余杭“共列三甲

2014年智慧经济增加值(亿元)

增速(%)

占GDP比重(%)

杭州市

1660

+20

18%

西湖区

198.16

+20.5

24.78

滨江区

442

+19.3

63.4

余杭区

376

+23

34

滨江区是浙江省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杭州市始终将其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战场,因其本身产业优势和定位,其经济总量的60%都来自于信息(智慧)经济,区域内集中了一大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比较知名的有阿里巴巴集团、网易、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其信息安全产业、物联网产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总量分别占全市的93.3%、85.5%、58.3%。信息智慧经济产业优势明显。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是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4个未来科技城之一,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极核,其阿里系企业淘宝、聚划算、天猫的等一批电商平台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年增加值都破百亿。我区虽位居全市第三,但无论从产业规模、产业集聚水平,还是空间优势,与滨江、余杭仍有较大距离。

五、下一步建议

(一)齐抓共管,凝聚合力

一是加强沟通对接,抓协作。各部门、镇街、园区平台要建立信息快速共享的长效机制。至少每月召开一次部门碰头会,将重点项目投资、土地出让情况、招商企业名录、重点企业经营情况等有效信息对接清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少推诿,多担当,及时发现、反馈存在的问题,有难处当面沟通解决。二是加强督查通报,抓落实。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倒排计划,将投资、社零、节能降耗、重点工作等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在主要时间节点上对各责任主体工作完成进度、情况定期通报,  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优化工业用地。随着部分工业企业的迁出或停产,对原有用地的转让要切实加强规划引导和有效管理,促进土地和厂房等资源往高效率的产业集中,加大清退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二是加快企业技改。以发展信息(智慧)经济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机器人产业、物联网产业为目标,积极引导企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三)坚定不移的大力发展信息(智慧)经济

  信息经济占GDP总量的近25%。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是发挥区位优势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快推进以“六区”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一是提升平台影响力。以“两镇两谷”为主阵地,借助阿里云、富士康等国际知名企业带动力,切实强化企业招商,项目引入的工作力度,做好相关要素供给、环境提升等政策配套、优化服务,推进产业集聚。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原材料供应端、设备制造端、技术服务端、APP应用端等一站式集成产业布局模式,本区资源在本区消化,避免优质资源外流。三是加强与重点企业合作。围绕产业链项目和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的战略合作。全面推进与阿里巴巴、腾讯的战略合作。四是积极做好企业名录认定工作。区发改、商务、文创办等产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沟通,确保我区信息(智慧)经济企业基础实、质量好。

(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一是把握信息消费的机遇。从商品层面看,虽然汽车、超市等传统消费热点受到制约,但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型家电、节能型汽车、环保家居建材却增长迅速。信息消费既是消费内容升级也是消费模式革新,相关部门要对我区诸如软件、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物联网和云计算应用等消费领域进行一次摸底,客观分析其消费增长潜力,合理规划布局。二是加快推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从城区看,上城、下城、拱墅、江干都有不少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我区居民消费外流十分严重,要积极推动蒋村银泰建设步伐。城西人口密度高,消费集聚强,要重点调研,合理布局,促使城乡结合地区消费升级。三是引导企业转变思路,改变传统商贸模式。在消费品市场进入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要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策略,在调整经营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大众消费等方面下功夫,鼓励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络零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不断开辟营业收入增长的新通道。 

(五)持续大力做好抓新增、挖存量工作

一是符合条件的必须入库。各镇街、园区和相关部门要把抓辖区内新增单位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对待,坚持“凡出数、必进库”的原则,充分把握统计名录  “三上单位”月度入库的机会,加大摸排力度,保质保量按时提交入库审核资料,确保符合标准的单位及时入库。二是存量资源一定要用活、用好。现有的经济资源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镇街、园区摸清家底,挖潜要挖到点子上,加强基层负责经济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加强对企业的走访沟通,正确指导企业全面依法完整报送数据,做到数出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