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探索做好“三改一拆”拆改联动
30.09.2015 14:58
本文来源: 建设厅
该区在近期出台《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关于“三改一拆”行动集体土地上违法建筑处置的若干意见》(富政函〔2015〕40号),和《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关于“三改一拆”行动国有土地上违法建筑处置的若干意见》(富政函〔2015〕41号)等有关政策文件,根据建筑物不同性质,明确了应当拆除、暂缓拆除、有偿使用、没收和补办手续等多种情形,为拆改联动提供了政策支撑。今年截至9月月底,全区已完成旧住宅区改造23.65万平方米,占全年任务的139.12%;旧厂区改造20.68万平方米,占全年任务的133.42%;城中村改造39.66万平方米,占全年任务的88.13%;拆除违章建筑180.18万平方米,占全年任务的150.16%。区住建局等有关部门力争通过“三改一拆”拆改联动,改善城乡环境,推动转型升级,弘扬社会正气,建设好“三美三城”,无缝接轨杭州主城区。
一、科学引导,超前规划、画好蓝图
(一)明确拆后土地利用的分类处置意见和相关优惠政策。对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符合“两规一导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产业导向)的企业,确定范围、明确流程,实行补办完善手续,鼓励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再开发,尤其是对纳入该区城镇低效用地范围的“三改一拆”土地允许自行开发或收购后集中开发,或由原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土地实施自主开发。将零星新增建设用地(边角地、夹心地、废弃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按照该地块的供地方式办理土地供应手续。截至目前,全区“三改一拆”拆后利用率达30%,并在持续提高。
(二)加强专项规划,着力提高拆后土地利用率。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原则,该区对腾出的7190亩土地及空间进行规划引导,重点用于解决群众建房难、增加村集体收入、改善环境面貌等方面。聘请4家设计单位、30多名设计人员,对全区24个乡镇(街道)和276个行政村编制完成拆后土地利用规划,形成“一镇一图,一村一册”。在专项规划中,将拆后利用土地类型分为建设用地、绿地和耕地三大类,将规划文本分为总体现状、区块分则、地块利用细则等三个层次,着力做好科学规划、超前规划。该区根据规划导向,着力提高拆后土地利用率。目前,全区实际土地拆后利用5384亩,利用率为60.4%。其中公建配套用地62亩,村居建设用地2680亩,商业服务用地46亩,工业企业用地868亩,绿地等开敞空间用地1291亩,复垦322亩,复耕107亩。
二、有拆有建,保障需求、转型升级
对拆后的土地与上位规划衔接,对用地进行优化评估,优先考虑规划为保证民生类的公共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为主,然后适度发展居住商业兼容类和国家鼓励的重大产业类等重点项目。
(一)利用村庄内部“一户多宅”清理出的宅基地,切实有效解决农村建房难题。如该区新桐乡新中村多年来老房堆叠、村庄拥挤、道路不畅。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累计拆除建筑115宗,不仅解决了56户村民的建房需求,同时利用部分宅基地复垦资金,实施道路拓宽、绿化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利用“三改一拆”的政策红利,切实解决产业转型升级难题。如大源镇东前村有6家沿汽觃线关停企业,该村抓住“三改一拆”的契机,通过“五议二公开”的程序,出资收购3家关停企业厂房,以集体开发的方式,审批立项建造标准厂房进行招商。该村已经和专业生产防火门的杭州某消防器械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年厂房租金达200万余元。一方面,可以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为村民增收;另一方,可以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三、拆中有保,修缮古迹、保存历史
该区在拆违过程中,还不断加大对历史古镇、古村落、代表村史文化的故居、祠堂等的保护和修缮力度。如该区龙门镇经过规划梳理,分期分批对古建筑统一进行修缮整治,使古镇重新焕发生机。今年以来,该镇投资1500万,集中对务本堂等6座古厅堂、庆禧桥等8大区域以及17户困难群众危旧房进行修缮工作,修缮面积达15000平方米。古镇旅游公司还利用“一户多宅”清理出的闲置古建筑厅堂引入微电影项目,打造微电影基地,将龙门民俗风情、传说故事等题材,通过时尚流行元素加以改编表达,弘扬传播龙门传统文化,增加古镇旅游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
场口镇东梓关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村自古繁华,清末民初涌现出一大批名门望族,至今村中留存有百余座明清古建筑,很早就成为名闻遐迩的古埠名镇。近年来,该村以“三改一拆”、“无违建村”创建为契机,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拆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清理“一户多宅”,实现村集体对古建筑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特别是自“无违建村”创建以来,全村共清理出应处置的非法“一户多宅”面积8558平方米,涉及农户40户。有关部门通过“区级文保基金出一点、镇政府出一点、村集体筹一点“的模式,共筹集资金800多万元,由村集体统一回收“一户多宅”古建筑4200平方米,集中对安雅堂、许家大院、越石庙、许氏六、七、八房、老邮电所等11座进行修缮,修缮面积达5500平方米,体现出东梓关特色的古朴形象,营造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氛围,发扬了东梓关村独有的文化历史品位。
洞桥镇文村被列为浙江省宜居村落综合示范点,根据王朔老师对村落的规划设计,在“三改一拆”过程中,对40余处村民老宅进行修缮整治,拆除不符合村落特色的建筑20余处,重新规划布局建造,通过村庄资源的整合,村容村貌的整治,为大美洞桥再添点睛之笔。
四、拆耕结合,盘活土地、做好复耕
一是切实解决“三改一拆”推进与农村宅基地复垦立项的矛盾。区政府通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明确了在“三改一拆”过程中,在拆后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中明确的用于复垦的地块,经过部门联合踏看备案后,允许先拆除、复垦,后立项、补助的政策流程,切实解决了因项目立项滞后导致“无违建”创建活动推进的现实问题。二是盘活拆后土地利用,带动“无违建”创建活动的实施。因“无违建”创建活动中对危旧老房拆除的补助,拆违经费的支出,拆后土地建设经费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许多集体级经济薄弱的村通过土地复垦项目补助资金、宅基地有偿使用、新农村建设配套资金、收取多占集体土地有偿使用费等,拆出空间、优化环境、盘活土地,切实保障了创建活动的顺利推进。
在下一阶段,该区除了发扬以上经验成绩,还将加快项目报批,保证项目落地。对暂不符合规划的地块,尽快做好土地修编、规划调整;对复耕、复垦地块切实保障土地垦造质量,防止“假复耕”现象发生;对用于道路、绿化、广场等其他公建配套用地,积极统筹资金,加大政府投入,保障拆后土地切实有效利用。力争拆后实际利用率争取达到75%以上。(富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本文来源: 建设厅
30.09.2015 14:58
省人大财经委与省审计厅联合开展审计查出问题后续整改情况督查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李卫宁出席中国浙江省—比利时西弗兰德省合作促进委员会第6次会议
本网讯 4月28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赵光君赴金华市开展土地管理条例和综合行政执法条例立法调研
本网讯 4月26日至28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培训班在杭召开
本网讯 4月21日至23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