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副主任:新常态需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4-2015)”(以下简称“经济年会”)聚焦“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常态,我估计今年的GDP增速大体在7.3%-7.4%左右。” 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在经济年会上公开表示,“从时间维度上看,新常态指的不是短期的一两年,也不是长期的二三十年,而是一个中期的概念。”
“经济增速从两位数过渡到一位数是正常的,这也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尽管这两年经济的增速有所放缓,但物价的天花板没有被顶破,就业的底线也没有被突破,表明中高速的增长是可以接受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经济年会上公开表示,因此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增速换挡的客观事实,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同时也要防止经济增速的惯性下滑,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朱之鑫指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过去不太突出的经济结构、矛盾进一步凸显,特别是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前常用的政策手段可能不再完全适用。因此,需要研究提出适应新常态的政策措施,在保证政策定力的同时强化政策的创新。
这也意味着宏观调控方式将发生变化。“过去在需求管理方面,当增长出现减速时,尤其当时潜在的增长率仍然很高,财政和货币的空间比较大,产能过剩现象当时并不是十分突出,所以当初采取增发货币、增加债务、扩大投资等这些刺激需求的办法,很快就能收到稳增长的成效,这是我们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个主要办法,当时都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在经济年会上指出。
杨伟民进一步指出,现在尽管增长也在减速,但是上述条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财政和货币的空间不像原来那么大,不可能放开手脚去刺激了,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
“从供给管理来看,过去我们很容易看清楚某一个产业和国外该产业的差距,按照发达国家走过的路,采取对特定产业扶持这种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可以起到支持这些产业尽快成长的作用。”杨伟民分析,现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了,产业的分工转化为产业链条的分工,我们要占领微笑曲线两头的高端,只靠差异化的政策不是那么灵光了,甚至效果大大折扣。
杨伟民指出,今后在供给管理上,要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的变化,科学地进行宏观调控,在供给管理当中既要全面化解过剩产能,同时也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创新重塑新动力
曾培炎建议,新常态下要做好未来的经济工作,需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三项关键任务,发挥好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不仅需要靠改革激发新活力、靠开放释放新推力,还要靠创新重塑新动力。
曾培炎指出,发展经济学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实现经济的转型创新发展是关键的一招。今天的中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来实施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转换,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但同时也包括了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创新和社会创新等,要形成一个全社会创新的氛围。
在经济年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强调,创新驱动不等于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的外延要更广。创新是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发展技术市场、推动创新创业和发展科技园区是创新的三个重要着力点。
“当前,我国的产业正处于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的时段,要迈上这个台阶,根本的是要靠创新驱动,要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和壮大新的增长点。”朱之鑫指出。
曾培炎认为,创新的外部环境要由改革来推动,改革领域涉及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财税政策。特别是要设计出一套好的激励机制,激发劳动者的经验、智慧、创意来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同时创新也不能闭门造车,要开放搞创新,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有益的成果,把中国打造成为一片创新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