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火欲“燎原” 仍需良策来“扇风”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江耘)2002年,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放弃美国的高薪回到中国,准备在研发新药上大展拳脚,开局之艰难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如今,丁列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例靶向抗癌药凯美纳,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那时候,人家一听创新就摇头,没人相信,也没多少人愿意投资。”再看现在的创新氛围,丁列明感慨,现在大家都以创新为荣,国家也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科技部部长万钢此前表示,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是55.3%,全国技术市场的成交额已经达到了9835亿元人民币。“十二五”以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及了61次,创新是代表委员口中的最热词。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表示,当下亿万民众是中国改革创新的主体和决定力量。
他介绍,自2014年以来,以杭州为中心,浙江各地涌现出100多家形式多样的众创空间,大量创业者在众创空间中成长,部分壮大成为“独角兽”,创新有效抵冲经济下行压力。
创新不仅是“新新人类”的事业,也是很多传统企业当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法宝”。
“发展和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要遵守法律制定的规则,完善自我目标、自我创新,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介绍,他的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智能化程度,加大研发领域投入,引进国际互联网领域的高端人才,促进企业目标一步步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告诉记者,企业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在产品上进步,带来市场上的繁荣。
针对众创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优惠政策未落到实处、项目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倾向明显等短板,周国辉建议,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构建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培育“创新型”创业主体,提高“众创空间”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特色和创业创新基础,鼓励各地加大工作探索,创新载体平台,充分借助各类互联网技术平台,着力补齐服务短板,探索建立“全要素、全链条”的双创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徐爱华认为,要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政府要继续简政放权,创造好的营商环境,不能让企业被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规定捆住手脚。
创新如今已成丁列明的企业生命线。他表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科技部门的事,从发明到产业化、到市场,有一系列配套的东西,需要政府去打通其中各个环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