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以强化“农民工就业创业”为着力点 全面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2014年,杭州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成立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30个市直部门成员单位围绕“八个有”目标,着眼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新诉求,深入推进各项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市200余万农民工的就业创业、社会融合。
一、强政策,引导农民工有序就业
1.搭建信息平台。大力发展就业信息全市联网,将原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网络延伸到全市各镇(乡)、行政村,为农民工免费开放互联网并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春风行动”,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去年,市人力资源网发布8.1万家单位的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92.4万个,网络点击数达488.1万次;主城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政策咨询561场次,接待农民工1.48万人次,职业指导和介绍2.11万人次。
2.制定扶持政策。出台《关于切实加强领取<新杭州人求职登记证>人员就业援助的通知》,规定持证农民工可享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补贴、一次性带动就业奖励、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创业园场地租金减免等创业政策。政策规定,在杭州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0年的农民工,在杭创业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每人每月可领取200元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补贴;创业成功并招用5名以上本地失业人员或农村劳动力的,可申领一次性带动就业奖励5000元;在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园场地租金减免等方面,农民工与本地城镇居民享受完全一样的政策。
3.转移本市就业。根据市委市政府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政策意见,出台配套政策,将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农村“4050”人员、有一定劳动能力并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残疾人等农村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政策。目前,有1万余名农村劳动力申领《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主城区开发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1539个,累计帮扶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28人;企业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1492人次,涉及用工单位695家;市财政为促进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收5年累计支出达6849.82万元。在政策的引导下,主城区农村劳动力基本实现就近就业,转移就业率达97.7%,比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和4县(市)高出7个百分点。
二、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工素质
1.分层实施提升。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制定农民工职业提升综合计划。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在岗农民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鼓励大中型企业联合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农民工实训基地。
2.合力开展培训。组织区、县(市)人力社保部门、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技工院校,针对进城务工劳动者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及技能提升培训。成立行业协会职业培训联盟,积极动员相关行业协会加入联盟,通过行业协会,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展进城务工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3.逐级落实补贴。对持《新杭州人求职登记证》的进城务工劳动者,个人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取得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职业(工种)属当年杭州市紧缺职业(工种)的,分别给予培训鉴定费50%、80%和全额的补贴;对中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每晋升一个等级,均给予一次性补贴。2014年,该市共培训含农民工在内的进城务工劳动者4.43万人,补助经费1097.6万元,补贴涉及农民工人数9387人,并将技师和高级技师纳入了补贴,扩大了等级范围。
三、强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1.完善社会保障。明确在杭州主城区实际缴费满10年的非主城区户籍的人员,可参加杭州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全力做好保险关系转接,有效稳定了农民工就业。截至2014年12月,该市农村户籍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项社会保险人数分别为:188.52、180.28、217.05、162.93、97.88万人;农民合同制职工领取失业补助的70682人,总额1.68亿元;市本级受理并办结养老保险关系转移19623人次,转出9629人次,转出金额1.22亿元,转入9994人次,转入金额1.35亿元。
2.规范用工管理。出台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工作的政策意见,严格劳务派遣单位行政许可审批,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年检工作。2014年全市审批劳务派遣单位318家,涉及派遣劳动者27.4万人,涉及用工单位6741家。加强用工管理,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4.52%,工资集体协议签订率达95.06%,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监察检查用人单位11.07万家,立案查处劳动者举报投诉案4912件。其中,市“一办五组”协调处置重大欠薪案件286件,涉及劳动者8298人,涉及金额(含工程款)1.86亿元。
3.优化人文关怀。出台《杭州市“双爱”活动实施计划(2014-2017年)》,全面推进新一轮“双爱”活动,努力实现“六有六要”。开展人文关怀进企业到一线活动,深入到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企业检查指导100多家,组织培训班300多期,小微企业经营者参训5000多人次,着力推进了农民工融入企业。(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