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命最后的尊严 ——舟山市殡仪馆职工王贤军为“东方之星”沉船遇难者提供殡仪志愿服务

16.06.2015  13:09

      王贤军,现年39岁,2008年从海军某部转业后分配至舟山市殡仪馆,在部队时就因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过多次嘉奖。入职殡仪岗位以来,他继续发挥部队优良传统,认真学习各项殡仪服务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殡仪服务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业务骨干,2013年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馆殡仪服务科副科长。工作7年来,他怀着对殡仪岗位的满腔热情,时刻把服务丧属放在首位,工作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2015年6月1日发生的“东方之星”游轮翻沉事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同样也牵动着殡葬服务从业者的心。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和救援工作的展开,打捞起来的遇难者遗体越来越多,王贤军在哀痛同胞蒙难的同时也萌生了赴湖北监利担任殡仪服务志愿者的念头。在与监利当地的殡仪馆联系后得知当地殡仪工作人员缺乏、欢迎专业殡仪工作者前去提供志愿服务的信息时,6月6日上午王贤军第一时间向舟山市殡仪馆负责人和市民政局领导表达了赴监利殡仪馆担任志愿者的意愿,希望能以专业的殡仪服务给蒙难的同胞以生命最后的告慰。在得到领导首肯后,为了尽快赶到监利,6月6日中午王贤军就出发直奔机场,当晚飞抵武汉,到武汉后又连夜乘坐出租车,经过近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凌晨时分赶到监利。次日上午7时,他到监利县殡仪馆报到后,就和从湖北各地来的数十名殡仪志愿者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殡仪服务工作中。初始,王贤军主要从事遗体冲洗清理工作,他穿戴上自备的防护服、口罩和手套,为每一具打捞上来的遗体,细致地清理其身上的泥沙、杂物,然后登记编号,送交法医部门,进行冷冻存放。由于经长时间的浸泡,遗体大多腐变,给清理工作增加了很多难度,王贤军和其他殡仪工作者常常是蹲着做,以细致的服务,给予逝者生命最后的尊严。8日起王贤军被调度为负责遗体告别和丧属引导服务,由于短时间内需要火化数量众多的遗体,接待服务数以千计的丧属,监利殡仪馆实行了24小时工作制,考虑到当地同行已日夜不休连续工作数日,非常劳累,王贤军和其他志愿者主动要求承担晚上的值班任务。

      王贤军是监利最先加入殡仪志愿者行列中的一员,也是目前唯一一名浙江过去的殡仪服务志愿者,他以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娴熟精准的专业技术和丧属至上的服务理念,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赢得同行和丧属的高度认可,被推举为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遗体告别、人员分工、团队管理他都亲力亲为。按照晚班排班规定,他值晚7时至晨7时的班,12个小时就够了,但是随着6月5日“东方之星”船体扶正,遗体被大量打捞上来,忙的几天,监利县殡仪馆每天火化四五十具遗体,王贤军往往是早到迟退地工作超过15个小时,错过用餐时间,就随便吃点饼干什么的充饥。王贤军说,“看到那么多的丧属因为失去亲人悲痛欲绝、无法自控时,我感同深受,心中也满是伤悲,但作为殡仪引导,我只能克制自己的情绪,用无声的关怀、热情的问候、温馨的提醒、周到的服务,来减轻家属的痛苦,努力做到让丧属来时悲戚,去时平和。”王贤军把“丧属至上”的服务理念贯穿了“一对一”殡仪引导服务的全过程,每场遗体告别仪式他都要跟丧属一起鞠躬默哀,为了确保工作零差错,他一遍遍认真地核对遇难者的资料,一次次耐心地为丧属讲解具体的殡仪流程,一场场严密地组织好遗体告别仪式,一个个具体地照顾到由于宗教、地域风俗不同而需要注意的细节。工作中遇有丧属悲痛过度,王贤军总能恰如其分地给予心理宽慰,缓解其过激情绪。当媒体记者要采访他时,他却拒绝了,把“露脸”的机会让给了别人,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接受采访,他笑着说,“我是来做事情的,又不是为了来出名的”。

      王贤军主动请缨,远赴外地,为沉船遇难同胞提供殡仪志愿服务,充分展现了舟山殡葬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了舟山殡葬人的无疆大爱。监利县和监利民政部门领导得知王贤军的事迹后,亲切慰问之余,对他不远千里来为“东方之星”沉船遇难者做殡仪志愿者的义举表示了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