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校首开“非遗”特色选修课

23.03.2018  19:25

  23日下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手工艺文化特色选修课首次在内蒙古高校开课,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20名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当天下午,学生们向乌兰察布市手工编织协会副会长岳佩英学习民间传统手工艺—穿珠,在岳佩英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兴致勃勃。

  经济系的浙江学生白雪告诉记者:“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既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更是让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岳佩英说,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全面系统地纳入现代学校教育,能更深入地普及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振兴传统手工艺、强化中华文化根基,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深度保护。

  内蒙古师范大学官方消息称,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校园”的过程中真正深化为“进课程”“进教材”和“进课堂”,进而深入青年人的大脑与心灵,该学校在内蒙古高校中首先将推行“非遗”和民间手工艺进课堂活动,引进剪纸、布贴画、金属丝编、麦秸画、皮画五个“非遗”项目和穿珠等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在公共选修课中实施。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春晖表示,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们认识到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文化素养,提升爱护“非遗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据悉,该校运用学分制鼓励学生选修该课程,只要集中学习4次课程(共16课时),便可获得1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