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楚年,我们只看到故事的开头

05.11.2014  10:29

    汶川地震中的“抗震小英雄”雷楚年因涉嫌诈骗、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等罪名,近日在成都受审。雷楚年在成为少年英雄后,私下的一面却并不为多数人所知。周围朋友劝他好好学习,他的回应是:我是国家的人,不必为我操心。

    从平民到英雄,他用了几分钟;从英雄到嫌犯,他用了6年。关于雷楚年勇救7名同学的事迹,已经讲述得很多。问题是,为何我们只看到故事的开头,却没有想到今天的结果。

    “少年英雄”的光环在这6年中,对雷楚年的成长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在荣誉和光环面前,雷楚年没有把持住自己。当鲜花和掌声逐渐退去,他却很难回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轨迹上来。当荣誉可以直接转化成经济利益时,人难免动心,更何况雷楚年当年仅是一个15岁的少年,更容易在名利的裹挟之下,产生错觉。

    这是一个崇敬“英雄”的社会,很多人却不懂得如何善待和呵护“英雄”。6年时间并不长,但这对于一个15岁少年来说却至关重要。那一刻,他最需要的显然是亲人、老师和社会各方的劝诫和教育,以防止他头脑发热、误入歧途。由雷楚年,想到另一个“少年英雄”林浩,也屡屡被曝出商业活动过多,严重影响学业。

    社会离不开榜样的力量。但在如何弘扬真善美这个问题上,不少人存在着理念偏差。比如,人们总是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模范,必定是完美无缺的,而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如果对此不能有理性和正确的认识,就很容易拔高榜样,乃至刻意隐瞒真实。雷楚年误入歧途,或许和人们的这种思维定势有关。对于价值观正在成型的他,更需要善意的引导、正确的教育,避免他在过度拔高和道德吹捧中迷失自我。

    当然,在整个事件中,值得反思的不只雷楚年。在当下社会,有些人总是想着利用特殊关系和途径办事,这给雷楚年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机会。这也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一些病症。

    眼下作为成年人的雷楚年,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接受法律的判决。不过,对他来讲,这远不是故事的结尾,未来的人生路还很长。希望他能吸取这次教训,用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中的荣誉和诱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郑晖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