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假装弹棉花,一个抱着假驼毛被,干啥?
靠着一些弹棉花的工具和几张假的驼毛被,徐某和刘某在衢州农村骗了10名老年人,日前,两人因诈骗罪,被衢州市衢江区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和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各处相应罚金。
据悉,衢州市法院近三年来共受理此类诈骗案件30多件,涉及老人近百人,被骗款项40多万元。这些骗子专盯农村留守老人,演技拙劣,却屡试不爽,主要还是钻了老人晚年生活空虚的空子。
徐某和刘某都是江西玉山县的村民。去年4月11日,两人骑着一辆摩托车到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某村,徐某扮演弹棉花的师傅,刘某装作“驼毛被”的推销员。
“老人家你好,我是弹棉花的,到你家讨口水喝。”先登场的徐某手里拿着弹棉花的工具,走进一位80岁老人周某的家里讨水喝,当时就周某一人在家。
喝水期间,徐某与老人拉起了家常。正当两人聊得火热之时,刘某出场了。刘某手里拿着几条“驼毛被”(实际是廉价的腈纶仿驼毛被)走了进来。
“两位师傅,驼毛被要不要,这可是沙漠里的骆驼毛编织的一等被子,透气性和保暖性都非常好。”徐某假装不认识刘某,上去用手摸了摸被子,“手感质地确实很好,卖多少钱一条?”
“1500元一条,如果买两条就1000元一条,我保本就行了。”刘某说。
此时,徐某拉了拉老人周某的袖子悄悄地说:“正规店里至少2000元一条,现在你买两条才花2000元钱,这么便宜的事你上哪儿去找。再说这个驼毛被还能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等毛病那。”
老人信以为真,拿出了2000元,从刘某手上买了两条“驼毛被”。
同一天,徐、刘两人采用同样的方法向另一位年过70的老人杨某推销出了假驼毛被。
法院审理查明,在接下来的16天时间里,徐某、刘某先后在衢江区、柯城区的农村行骗十余次,虽说演技很蹩脚,但仍有10名老年人上当受骗,被骗现金共计12650元。
这些被骗的老人年龄都偏大,其中80岁以上的有4人,其余都在70岁以上,且都是独居老人,子女都在外打工,而且老人基本上都是文盲,信息闭塞,辨别能力差。
在办案法官的卷宗里,很多老人谈到自己被骗的原因,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自己平时太孤单。老人周某的老伴儿已经不在了,两个子女都在外面打工,老人生活开支有保障,吃穿不愁,唯独就是生活太单调,因此突然有人上门拉家常,老人觉得很亲近,不知不觉就放松了警惕。
受害人王老太表示,女儿在外打工难得回家,她一个人在家蛮孤单的,眼下有人上门推销驼毛被也感到很好奇。“我的关节炎老毛病已经十多年了,看病吃药都没用,于是就花了2000元买了两条驼毛被,心想我自己一条,我女儿一条,因为她也有关节炎的。但谁知驼毛被是假的。”后来,王老太得知真相后心疼不已,“那2000元钱是女儿给我的,我平时都舍不得用这血汗钱。”
被告人刘某在供述中说,他们带着弹棉花的工具还有“驼毛被”,即使被发现盘问也没有什么破绽。而且农村留守老人居多,“我们选择单身在家的七八十岁老人诈骗,危险性还是很小的。”刘某说。
对此,办案法官建议,外出打工的子女应该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同时,要提醒老人不要轻信陌生人,如要花大价钱买东西时,最好先与子女沟通,以防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