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浙”里的文化足音(上)

23.12.2017  00:19

细耕文化土壤 厚植文明基因
倾听“”里的文化足音(上)

  2017,文化的味道厚且醇。

  在“”里,这一年,留下了一连串踏实的文化足音,在筑梦圆梦的征程中收获着丰硕的文化果实。

  这一年,浙江人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民族歌剧《青春之歌》《遇见大运河》等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着信仰之美、凝聚着中国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古籍普查报告公开发布,曲艺五年振兴计划拉开帷幕,一系列举措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展现着中华审美风范;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银幕荧屏流光溢彩,《鸡毛飞上天》《芳华》等浙产影视剧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浙江逐步成为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

  站在岁末的路口,回眸即将过去的2017年,哪些事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浙江人文记忆,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处处见文化,涓涓润心田。本期人文世界周刊用10个关键词梳理这一年“”里奏响的文化强音,同读者一起感受之江大地的文化馨香。

  最美人物播风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信仰如塔,不断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建设要有魂,这个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年,我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抓细、抓小、抓实,努力做到有投入、有载体、有活动、有检查、有评价、有奖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成为浙江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空头讲章,而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起蓬勃向上的正能量。不论是那一位位最美人物,还是那一条条家训家规,都是在切切实实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记者手记

  这一年,作为一位文化新闻记者,和成千上万的读者一样,被一位位最美人物感动着:杭州邵逸夫医院眼科医师姚玉峰,婉拒日本导师盛情挽留及美国名校高薪聘请,选择回国,一头扎进角膜病治疗的探索中,20多年来,他用独创的、标志着中国眼科医学世界地位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术”,为近3万病人重新带去了光明;26岁的乐清乡村女教师陈莹丽,身患晚期肝癌,但在临去世前,还坚持给中考学子上完最后一个月的课;省农科院研究员王一成,从美国学成回国,成为省农科院动物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带头人,多年服务在养殖生产一线,亲手解剖病死猪就达上万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细心的人们同时会发现,目前,在浙江,全省已有700余万户家庭参与立规立训,建有150多家家风馆。乡风教育也深入人心。德清“德文化”、嘉善“善文化”、仙居“慈孝文化”、义乌“信义文化”、长兴“和文化”等区域道德品牌,连点成面,蔚然成林,仅在德清县,百姓设奖、奖励百姓的“草根道德奖”就达54个,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形成了道德文章“人人参与、共同书写”的好局面。

  见贤思齐,德行天下。一个“最美”树起一座“高峰”,而亿万群众在对其传播弘扬中不断深化着日常的“最美”,最终可以接力成绵延的“高原”。

  全民阅读飘书香

  关键词 实体书店

  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推广全民阅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全省有7500多个实体书店和发行网点。2017年,我省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的意见》,通过扶持实体书店、城市书城发展等,力争到2020年我省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0%以上,全民阅读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

  > 记者手记

  这一年,翻阅每一个浙江人的微信朋友圈,大概都有这么一位“网红”:实体书店。

  在杭州,它可能是晓风、乾嘉书房;在宁波,它可能对标日本茑屋书店的三联·筑蹊生活宁波书店;在金华,它可能是书香做出面包香的金华书城;在台州,它可能是走进中小学校园的“小新华”。

  ……

  好似蓄积太久的力量,穿过风雨如晦的低谷,2017年的浙江实体书店冲上了发展巅峰:

  书店更多了。在国家、省市各级相关部门的连年扶持下,实体书店发展迎来曙光。以杭州为例,今年新开的书店超过20家,每4000多人就拥有一家实体书店;放眼全省,实体书店成为所有新开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标配”。

  书店更美了。对于实体书店而言,全民阅读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让阅读更加“悦读”。这一年,实体书店纷纷从传统的图书零售卖场向文化体验平台转型。走进任何一家网红书店,你会遇见书,遇见恰到好处的灯光,遇见随处可坐的桌椅,遇见心仪的作者讲座,遇见会聊天的导购机器人。它们,正渐次成长为当地的文化新地标。

  书店更多样了。一个良好的书业生态圈里,既需要灌木丛般的国有书店,乔木般的品牌连锁书店,也需要小草般的民营小书店。新华书店的超全品种,晓风的人文情怀,西西弗的新书严选,最天使的女性主题,言几又的多元业态,悦览树的24小时经营,等等,每一个书店都在寻找新时代下“最自己”的生长姿态。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政府部门的持续扶持下,天生具有市场敏感基因的浙江实体书店,在这一轮发展中,紧紧抓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率先自我革新转型升级,医院店、企业店、社区店、校园店、商场店、乡村店相继绽放在之江大地的各个角落。

  日光热烈,水波温柔。2017年的浙江实体书店,集体走进网红时代,收获了千万次刷屏、亿万个点赞。每一次刷屏、每一个点赞,都是一种抵达——人文之光直抵心灵。而这,正是实体书店的存在意义——如一盏灯。有光,梦想才会照亮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光,建设文化浙江才会更有力量。

  筑乡村精神家园

  关键词 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从2013年全面部署建设文化礼堂开始,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效益不断显现。

  为了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今年,省两办印发《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10000个以上高水平农村文化礼堂,覆盖全省80%以上农村人口。

  这一年,我省持续深化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紧紧围绕“提质扩面、常态长效”这个主题,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在六大机制建设上着力。今年1至11月,全省建成1324个农村文化礼堂,提早完成每年新建1000个的任务。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的7851个文化礼堂,正成为各地群众的精神家园。

  > 记者手记

  到农村采访,如果说约在全村人气最旺的地方,那通常就是农村文化礼堂的大门口了。

  4年前,我省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创新性地在全省启动建设文化礼堂。从此,文化礼堂这个集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礼仪、文体娱乐、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成了乡野山间最为人所熟知的文化地标。

  一年四季,这里精彩不断。春天,热热闹闹的乡村春晚唱响幸福之歌;夏夜,翩翩起舞的妇女在广场上跳出飒爽风姿;秋季,“我们的传统”活动遍地开花,传承各地传统文化;冬日,好家风、好邻居等系列评比如火如荼,树立身边的典范……

  文化礼堂建设可谓日新月异、生机勃勃。每隔一个月,我省文化礼堂的数据便会更新一次。每个月,文化礼堂都以超过目标预期的数量增长着。最新数据显示,7851个文化礼堂星罗棋布,闪耀在浙江大地上,为全省人民送去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宝贵的精神食粮。

  农村文化礼堂对于乡村发展的意义是潜移默化又真真切切的。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时,全省各地农村文化礼堂不约而同地上演着同一个场景:农民群众齐聚一堂,共同收看开幕盛况。省委宣传部党教处处长顾承甫说,因为有了文化礼堂这个平台,各地群众能够第一时间参与盛会,共话期盼,在精神家园建设中共筑中国梦。

  下一步,我省建设文化礼堂脚步依旧铿锵。从“盆景”到“风景”,农村文化礼堂还将不断改变着每一个村民的文化气质,为乡村夯筑精神家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产业创新高

  关键词 现象剧

  回顾2017年的影视剧市场,浙产影视剧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拥抱梦想、国际视野等更高层面,给观众以启发和精神关照。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青恋》着眼大时代、大主题,前者讲述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三代义乌人的创业故事,获得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并入选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后者聚焦新农村,讲述以林深为代表的年轻人在农村创业追梦的故事,艺术反映浙江人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指引下,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浙产电影《芳华》《嘉年华》是现实主义题材,前者讲述年轻人在时代变革中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后者聚焦青春成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

  > 记者手记

  转眼之间,2017年已到了年末。这一年,是中国影视行业飞速发展的一年,也是浙江影视剧成绩斐然的一年。一批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传递正能量,诠释“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浙江电影票房超过40亿元,涌现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如《芳华》《嘉年华》《烽火芳菲》《荡寇风云》;优质浙产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青恋》《大军师司马懿》《维和步兵营》《纪委书记》等闪耀荧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剧目中,大多都是关注现实题材的剧目。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把一部波澜壮阔的义商创业史搬上荧屏,讲述了三代义乌人艰辛曲折又充满激情的创业故事;《青恋》讲述了年轻创客回乡创业、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刻画了“回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新农民形象;《急诊科医生》讲述救死扶伤的故事,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焦点;《维和步兵营》彰显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

  电影《烽火芳菲》邀请丹麦导演讲述中国故事,拓展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述”的深度;小成本影片《七十七天》则开创了我国极地冒险影片的先河;《荡寇风云》讴歌民族英雄戚继光,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

  在浙江良好的影视产业发展环境下,浙江影视产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初步形成“北有北京、南有浙江”的发展格局,正在向“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迈进。未来,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浙产文艺作品将与观众见面,传递正能量,诠释“中国梦”。

  载歌载舞润心田

  关键词 舞台精品

  春色满园,春华秋实。2017年,浙江文艺舞台硕果累累,民族歌剧《呦呦鹿鸣》《青春之歌》、话剧《此心光明》等一批优秀作品登上舞台。这些作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求真、崇善、向美,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浙江交响乐团大型交响诗《鲁迅》和交响乐《社戏》,浙江歌舞剧院、浙江交响乐团民族歌剧《青春之歌》,浙江话剧团大型话剧《此心光明》,宁波歌舞剧院、宁波交响乐团民族歌剧《呦呦鹿鸣》等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新剧目,已经陆续在全国上演,其中,民族歌剧《青春之歌》《呦呦鹿鸣》入选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引发社会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 记者手记

  浙江舞台精品戏剧善于发现、挖掘先进人物的家国情怀和感人事迹,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弘扬主旋律,让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提升群众的精神追求——大型交响诗《鲁迅》以音乐会形式再现鲁迅精神,让观众融入到上世纪30年代民族奋斗的滚滚浪潮中;话剧《此心光明》聚焦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一生,让观众通过超时空的心灵对话再次感受“知行合一”的传统思想;民族歌剧《青春之歌》名列文化部2017“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带观众重温了革命年代的青春故事,共同感受青春的理想和激情;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讲述中医药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展示出老一辈科学家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着。

  浙江京剧团创作演出的“悲情京剧三部曲”压轴之作《大面》是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该剧以戏曲艺术形式精湛演绎了一个现代寓言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国粹京剧的韵味,对于浙江戏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舞台戏剧之所以精品频出,在于其思想、内容、形式上皆有所创新,文艺原创力不断提升。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出新,同时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昆剧团新编昆剧《钟楼记》大胆创新,用中国传统戏剧昆剧重构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用中国戏曲诠释外国戏剧,让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名著擦出火花;大型交响诗《鲁迅》创新表现手法,在标准交响乐结构基础上融入歌剧、清唱剧的处理手法;交响乐《社戏》以浙江戏曲音乐为主脉,通过最具浙江特点的绍剧、越剧、婺剧这三大剧种中选出的元素进行演绎,进而展现浙江悠远的乡土文化历史。


实体书店复苏鲁苏浙大书城数量位居全国前三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制文化厅
浙江文化创新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九大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文化厅
以法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法治是社会文明的基石,社科院
温州市三举措积极支持公共文化建设
一是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财政厅
集聚文化资源 平阳埭头文化礼堂举行“六百结对”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近日,文化厅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