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知名“画家”携墨出走40余天:踏遍瓯江画丽水
中新浙江网6月10日电(记者胡丰盛 通讯员吴建军 吴立库)穿越了一个世纪,跨过遥远的空间,源起法国的“巴比松”在浙江丽水得到了另一种传承。之所以说是“另一种”,是因为画风变了,但巴比松精神不变。这变与不变,丽水巴比松画派领头人詹维克曾给出注解:法国巴比松画家将毕生精力献给巴比松,丽水巴比松人把一生的艺术追求奉献给家乡热土。锲而不舍,画我家乡,用一幅幅带有感情色彩的画作,传递着对家乡的热爱,就像陈江洪。
踏遍瓯江画丽水
八百里瓯江东迤逦,八百里追寻绘河山。
5月21日,精挑细选出的33幅丽水巴比松油画作品远渡重洋,在法国巴黎南郊的巴比松市举办的文化艺术节中展出。好比神交已久的两人,来了一次面对面促膝谈心。
33幅作品,代表33位丽水巴比松画家。其中一幅,是陈江洪近些年的得意之作——《曾经的辉煌》。去年,这幅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中国美术界最高规格的展览。
在陈江洪眼里,没有那次经历,就没有那些感受,没有那些感受,就无法造就像《曾经的辉煌》这样一批感动自己的作品。
穿过《曾经的辉煌》,我们追寻着他的脚步,去感受那次经历……
了解陈江洪的人都知道,画画并不是他的职业,但却是他最钟爱的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03年,陈江洪已用他那油画笔,画了15年瓯江两岸风光。
只不过,画的景物大多局限在莲都境内。这和他本职工作有关系,没有太多的时间供他任性。
当理想在现实的囚笼中苦苦挣扎了若干年后,陈江洪爆发了。
2003年国庆节前,他向单位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报告。简而言之,就是请假,而且要请45天。
单位的领导傻眼了,这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岗位。但是,看着那令人热血沸腾的请假理由,领导怎么也泼不下冷水。这里面,或许还掺杂着对陈江洪性格的了解。
“丽水还没有一个画家为家乡山河写照立传,我要走遍瓯江,画遍丽水!”在油画工作室里的小木舟茶几前,忆起当时的请假理由,陈江洪的语气还带几分激昂。
私底下,陈江洪说自己还有两方面的考虑。对于自身,不惑之年,感到绘画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熟,可以表达出一些想法了,体能也还支撑得起。另外,担心这淳朴的风土人情、秀丽风光随时而变,甚至有些会不复存在,得赶快把它画下来。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走。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导航,完全可以预见会常遇到没有手机信号以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窘境。
这不是在风景里支个画架惬意挥笔那么简单,这还是一次长达40多天的野外生存。陈江洪要为此行做足准备。
去水利部门要来瓯江水系图,从源头沿江圈出一个个离岸最近的村庄,设定路线、食宿的站点。做了80个画框,出发前就把画框分散托运到一路上的朋友家中。
做好这些准备,陈江洪只带上一些生活必需品,背起画箱就毅然出发了。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注定是饥寒伴随,或许还要面临生存威胁,只为心中那个“踏遍瓯江画丽水”的梦想。对于有着本职工作、稳定经济来源的陈江洪来说,这是对艺术的追求,是对家乡的热爱,更是人生的一次壮举。
融入山水间醉在风景里
搭乘客车几经辗转,陈江洪与夜幕一同到达此行的起点——南溪村。
当晚,吃与睡都在好心的村民家中解决。借宿、要饭的模式,成为他未来40多天的常态。
次日天亮,陈江洪把画架往村口一摆,在鸟鸣与水流伴奏中,创作下此行第一幅作品。流水、木桥、民居、大树……这个位于龙泉的瓯江源头第一村,跃然纸上。
画完南溪那好比山涧的源头水,陈江洪顺江而下,一路走,一路画。
陈江洪越走越发觉,自己生于丽水、长于丽水,但从未如此近距离欣赏丽水,丽水之美竟然如此让人惊叹。
晨曦,暮霭,农舍,炊烟,河滩,翠林……泼墨青山,写意秀水。40多天虎步独行,40多天的孤寂生活,40多天的挥笔写生,陈江洪彻底融入山水间,醉在风景里。
“那种山水、环境、空气,置身其中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灵感。”陈江洪说,如今回忆起来仍能体味到那种满足感,抛开杂念,40多天就做一件事,静静地画画。
静静也意味着寂寞。有阵子,他一连几天面对自然写生,没遇见过一个人,也就没开口说过话,突然发现发音功能都退化了。他就拨通朋友的电话拼命说,让在外出差的朋友花了不少漫游费。
自然,除了画画之外,陈江洪还要解决食宿问题。沿江一路大多偏僻小村,且当时农家乐、旅店并不像现在遍地开花。饿了就找到农家要口饭吃,困了也还是找农家借宿一宿,找不着农家的时候,他甚至就用江边的破渔网当床垫,枕着瓯江水入眠。
因此,除了景,沿途的人也影响着此行的创作。
在青田境内,遇到无路可走,正好见一渔民泛舟捕鱼,陈江洪请他帮忙载到对岸。“在船上,我问他有没有地方住,他警惕地看了看我,问‘干嘛’。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形象有多糟糕,就和乞丐差不多了。”经过解释,这位渔民热情地把陈江洪带到他家,买来羊肉,温了老酒,像老友那样招待。白天,渔民看陈江洪画画,晚上陈江洪跟渔民捕鱼,住了两晚才依依不舍道别。
一天上午作画时,江边来了一位妇人洗衣,饥肠辘辘的陈江洪忍了几次后还是开口问:“你家有饭吃吗?”同样是一番解释后,妇人丢下衣物,领着陈江洪走到一里多外家中,热了饭菜。等陈江洪吃完后,两人又回到岸边,作画的作画,洗衣的洗衣。
这样不胜枚举的温暖场景,串起了这40多天的行程。陈江洪说,收获的不仅是那从未见过的醉人美景,还有那一路温暖的感动。
与大自然对话 在画上看到阳光的气息
40多天过去后,陈江洪带回了80幅写生作品,所画都是实地实名。虽然风格是抒情、潇洒、诗意,但无一不散发出阳光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馨。
用这80幅画,陈江洪办了一个画展——《走过瓯江》。这徒步壮举,这从未见过的家乡美景,这浓郁的八百里瓯江风情与气息,立即在丽水画界引起轰动。
有人说,看画家的风格就如看他的动作,比如:塞尚是割,修拉是点,莫奈是写……从陈江洪的画,可以看到他作画的身体动作和状态是斜挥横扫,在挥扫的笔触中,事物显隐其间。看了《走过瓯江》,惊叹于美景,惊叹于画技,更多的是对这种徒步写生精神的感动。
此行经历,对陈江洪的艺术人生影响巨大。“这之后我决定,画家乡的艺术追求终生不变,坚持深入生活的主旋律也终生不变。”
“在大自然面前,太阳、山风、田野、江流……画家会被激发情绪,会渴望去作画。我要做的,就是走到大自然中去、体验世间万象,唯有如此,才能贴近这些记忆,呈现出更多元的画面与故事。”一年后,沉浸其中的陈江洪再次出发,以一年一条支流的节奏,连续用五年时间,走完了瓯江五条一级支流。
这就是丽水巴比松群体的其中之一,一个以瓯江两岸风光创作为主的画家。此外,还有专画庭院、农具、灶台的画家,还有画庄稼、田园风光的画家,还有用稻草堆、破船等为素材的画家……他们各自的脚步汇聚成了丽水巴比松。
他们只画他们身边的事物,画他们熟悉的风景,画普通老百姓在那里过日子的田园景色。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山里人就要画出山里人的感觉。当初丽水巴比松在国内画界崭露头角时,就有前辈评价这些画“带着泥土的芳香,很亲切。”
他们也渴望荣光降临到他们身上,但从不刻意去追求。詹维克说,只要丽水画家永葆纯朴、真诚的心,以此对待艺术,丽水巴比松油画群体就会像溪涧汇集成瓯江那样,涓涓流向艺术的海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