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是把双刃剑

17.03.2016  19:41

  “截至今年2月,由于油价的原因,吉林油田亏损10.1亿元。”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石油集团生产经营管理部总经理苏俊在全国两会人大分组小组讨论上透露。

  上述消息正好印证了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在3月9日政协经济组的讨论中对媒体的忠告,不要说中国是低油价的最大赢家。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供需缺口也越来越大,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至2015年已超过60%。因此,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也不断上升。

  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国际油价从130美元/桶降到30美元/桶,从简单的数学理论来看,这的确是件大好事,用老百姓的话说是:给我们省下了不少钱。

  但是,长期的低价徘徊,对国内的原油生产企业来说,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

  低油价对中国是双刃剑

  “前段时间媒体在讨论:油价下跌,中国是大赢家。”李毅中,这位从石油战线走出来的工信部原部长对现行国际油价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最好不要这样说,首先中国不是大赢家;其次,这样说容易造成诸如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产油国的反感。”

  “说中国是大赢家的原因之一是铁矿石、石油等国际价格下跌,而我国是大量进口,省下的钱不是小数目。”李毅中反问,这个钱是转化成了利润还是GDP?可能很多都被淹没了。

  “前几年,外媒说国际油价的暴涨是中国需求增长拉动的,现在说国际油价暴跌也是中国需求不足造成的,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李毅中称,虽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了,但中国进口石油还在大幅增加,因此,国际油价无论是涨还是跌,主要因素都不在中国,不要给中国乱扣帽子。

  “油价下跌对中国来说是个双刃剑。首先,我国的石油工业受到了很大的挤压。”李毅中以自己曾经在石油战线的工作经历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全世界每桶油的成本是不一样的。10多年前,我到沙特、阿联酋、伊拉克访问时,每桶油的成本是2美元,现在虽然没有那么低了,但也不到15美元。”

  “油价降到30美元/桶,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的炼油、销售和化工等,综合起来还是赚钱的,但油田部分亏得一塌糊涂。”李毅中说。

  事实也的确如李毅中所言。苏俊称,截至今年2月,由于油价的原因,吉林油田亏损10.1亿元。他介绍,在中石油下辖的16个油田当中,吉林油田属于中等规模,年产量超过500万吨。目前油价短期内不见恢复,油田人员负担重,成本难以大规模下降,油田产量越多,亏损越大。

  大庆油田是已经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的老牌大油田,2015年的产量降入4000万吨区间,约为3800万吨。全国人大代表、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姜万春在今年两会期间汇报指出,2015年大庆油田的利润同比减少了542亿元,亏损额已达50多亿。

  今年1~2月国际油价相比去年继续低探,在30美元/桶上下徘徊。姜万春说,大庆油田原油生产成本为45美元/桶,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美元/桶,但在当前低油价下经营形势也十分严峻。

  姜万春称,“随着油价持续走低,调减国内原油产量势在必行,这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大庆油田作为石油开发企业,创新转型的难度相当大,恳请国家在有关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另外,苏俊也透露,中石油年初制定的产量目标为1.08亿吨,比去年减少了326万吨,目前正在调整部署,还会有更多减产动作。

  油气探采投资大幅减少

  油价持续在低价徘徊,除导致国内油田大幅亏损外,另一个最让李毅中担心的问题是,国内对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业的投资大幅减少。

  资料表明,去年全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同比减少,工业投资增长率虽然下来了,但还有正向增幅;与此对应的是,石油天然气开采的投资增幅却已是负值,而2014年和2013年增幅都是正向的。李毅中希望,高度重视低油价给中国石油工业带来的压力。

  “石油公司钱少了,只能是减少投资。油田开发的投资减少一点、不增加新的产能,可以理解,但是,勘探的投入一分钱不能少。”李毅中说,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石油储采比还比较低,如果没有新的资源,很快就会采完,所以我国每年都要花大量资金找油。

  不过,找油有很大的风险,投资很可能打水漂。李毅中说,就算是这样,我国每年还是要在老油田外围找油、在沙漠找油、在深海找油,每年勉勉强强新增的可采储量能够抵消掉全年的产量,维持住2亿吨的原油产量,已经很不容易了。

  李毅中表示,如果现在由于油价低,减少了勘探的投入,那就发现不了新的油藏,但是2亿吨的油还要生产,那可供开采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这对中国的石油工业影响很大。

  其次,低油价对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影响也很大。李毅中介绍,首先是生物质能没法发展。用玉米和植物做成品油,是在国际油价每桶80美元的价格下加上政府补贴才可以支撑的。按照现在的价格,根本开不了工,所以生物质制油只能做技术储备。此外,煤变油也是在每桶80美元的油价前提下加上综合利用才能赚钱,现在也根本没法生产。同时,对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成本核算上也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不要说中国是低油价大赢家,盲目乐观,以免引起国际的议论。”李毅中说,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讲,低油价是把双刃剑,对有利的一面,我们承认,因为我国大量进口,便宜了。但是那些不利的方面,对我国长远的战略性的影响,也应该告诉社会,然后国家要给予适当的支持。

  “前几年,油田赚大钱的时候,除了缴费缴税以外,国家还向油田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连收了9年,计入当期财政,这个金额可不少。”李毅中说,现在油田亏得一塌糊涂,不要求国家给油田补亏,但是恐怕国家得拿点钱用于勘探投入,如果勘探投入这么减下来,我国2亿吨的石油年产量可能就不保了。

  李毅中认为,现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后还会增加,如果国内的产量保不了,恐怕能源安全要出大问题。他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低油价暗推炼油产能过剩

  低油价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国内投资炼油的冲动在迅速攀升。

  实际上,中国炼油产能已经过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总经理陈立国称,2000年到2013年国内炼油能力、加工量年均增量分别是7.5%和6.9%,能力超过加工量,2015年炼油能力已经达到7.74亿吨,炼厂的平均开工只有68.5%,比国际水平低14.8%,产能过剩已经高达2亿吨。

  “而且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国际原油价格将在低位徘徊,炼油环节效益较好,投资炼油冲动开始攀升。”陈立国说,国家调控如果不及时不到位,国内炼油能力将严重过剩,届时再进行去产能,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如果对炼油能力不早作规划与谋划,那炼油产业就是下一个煤炭和钢铁。”苏俊也抛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介绍,去年通过原油进口配额的引导,国家淘汰了一部分落后产能,使炼油总产能从7.6亿吨/年减少到7.2亿吨/年。但产能依然过剩,去年我国共炼了5亿吨原油,产能利用率为70%。

  针对炼油产能过剩的难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还专门提交了一份提案。曹湘洪说,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仍有发展炼油与化工业务的冲动。地方政府在鼓动,银行在推动,企业则在盲目行动。据了解,沿海省份如浙江、辽宁、福建等省都有建设大型炼油、PX、乙烯等项目的规划。浙江仅舟山一地“十三五”就计划新增炼油能力4000万吨、PX950万吨,山东省已有炼油能力远远超过本地需求,一些地方炼油企业仍在扩大产能。届时这些省份炼油总能力将成倍甚至数倍超过当地实际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总经理赵振辉认为,现在全国炼厂数量非常多,尤其是小炼厂众多。200万吨规模以下的落后产能还有1亿多吨,中国炼厂的平均规模与世界相比差了一倍,总体上规模小、布局分散。国家应鼓励炼油产业的兼并重组,建设一些千万吨级基地。

  “炼油产能过剩也与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政策有一定关系。原油的地板价导致加工企业积极性很高,都在扩大产能,这不仅不利于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还刺激了油品走私。据我所知,原来一些关停的中小炼化企业现在又纷纷开起来了。”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公司总裁郝国强表示。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特别提到要推进炼油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此,苏俊认为,国家应该从规划和整体协调入手,从国内的目前存量、未来增量入手,同时结合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统筹规划部署。

  陈立国建议,现在就严格调控炼油产能,调整一批新建炼油项目建设节奏,并在“十三五”规划中有所体现。

  曹湘洪也建议,国家发改委应牵头研究我国和各省、区、市炼油能力与各种化工产品能力的总量控制指标,并分解到各省市,对于超过总量控制目标的新建炼油与化工项目不予办理土地供应、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

  加速建立油气战略储备

  “中国应抓住低油价时机加快建立油气战略储备。”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董事局主席薛光林建议。他还提出了“互联网+石油产业链”以及“大众储油”等理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5年年中,我国共建成舟山、大连等8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2860万立方米。而目前中国消费石油每年达5亿多吨,现有石油储备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相差甚远。

  薛光林介绍到,早在2001年,“十五”计划就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15年过去了,与我国其他基建领域的突飞猛进相比,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速度相对并不快。”

  “石油作为基础工业资源,低于平均生产成本的低油价很难长期持续,石油价格随时可能向上突变。”薛光林建议,应抓住当前低油价的有利时机,创新石油储备模式,多管齐下,加速建立油气战略储备。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黄震建议,针对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我们应从国家发展和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健全相应的缓冲机制以应对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冲击及影响,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

  “要借势加强石油储备,把握国际油价下跌机遇,尽快完善石油的战略储备体系、提高石油储备能力,保障石油供应安全和平抑油价大幅波动的冲击。”黄震表示,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消费国应对石油危机的最重要手段,它不仅具有保障供应、减少风险、稳定价格的作用,也可使本国在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变化和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

  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起步较晚,尚存在相关法律不健全、储备基地选址和储备方式过于单一、吸放储政策不明等不完善因素。因此,应趁本轮低油价的时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计划,加快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石油供应安全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本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采取政府储备和企业义务储备并举发展方式建立石油战略储备,要求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严格分开,并审批了石油战略储备建设规划。

  “但是,目前政府储备建设进度缓慢,企业义务储备也未依法建立。”王梦恕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薄弱,亟需把握当前低油价机遇,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设,完成战略规划部署,完善储备制度,强化集中统一管理,保障战略储备安全可靠。

  王梦恕建议,加快石油储备立法,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一是督促企业把握低油价时机,建立企业义务储备。二是坚持集中统一管理,明确石油储备管理体制机制。借鉴国外设立石油储备执行机构的通行做法,充分发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作为石油储备执行机构的作用,强化政府储备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企业义务储备监管,保障石油战略储备安全可靠。

  此外,王梦恕还建议,利用盐矿、石膏矿采空区,加快地下石油储备建设。他说,盐矿和石膏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适宜储存石油。欧美国家利用盐穴储备了大量石油,国内也有10多年盐穴储气库建设的成功经验,盐穴储油库建设技术成熟。国内石膏矿储油技术也已通过中试评审,具备推广应用的技术基础。

  王梦恕称,我国江苏金坛、淮安地区盐矿资源丰富、品质高,安徽含山地区石膏矿层厚、地质结构稳定,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形成大量地下采空区。利用采空区建设石油储备库,可变废为宝,短期内建成1500万立方米以上的储备库容,缩短一半建设周期,节约一半投资,还具有安全、环保、占地小等优点。

  “这些地区输油管网发达,炼化企业集中,战略地理位置重要,符合石油战略储备规划布局要求。”王梦恕建议,加快盐穴、石膏矿石油储备库建设,把握机遇,提高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