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板木如诗亦如流水

30.04.2016  10:11

  喜欢中国文化的人,初看彭钟的作品,多会被触动。让硬朗的木头流动起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得到或者做得到。这些由紫檀、鸡翅木或者任一种木头打磨出的作品,早已脱胎换骨,里面有江山的雄宏、大川的恣意,也有独钓寒江雪的清冷孤寂,静看云卷云舒的淡然。

  当禅意被反复强调到中式设计时,彭钟对于老庄文化的热衷,反而让它的作品更多带上中国古人的文人意趣,优美,实用,还有如诗般的意境。

  “设计是根据自己的属性而来

  “设计是根据自己的属性而来。”彭钟慢慢地讲到,“我喜欢木头,木头有亲密性,在木头中我能找到一个世界。

  就手工创作来说,彭钟并非科班出身。这位85后大男孩,早年大学里读的其实是平面设计,只是心里一直藏有对于老庄哲学的推崇。2011年,从湖南到北京,又从北京来到杭州,彭钟在转塘的一个农家院子里,开始将脑海中的那些意境一一打磨成为可见可触摸的作品。

  他打磨的紫檀茶案,如地形图般的曲线从上而下蜿蜒,犹如天地中疾风、流水对山石所做的事情一样。流畅的线条、闪耀的光泽让观者惊叹硬朗的木头也能如此柔美、如水闪亮。彭钟调侃这是因为自己“五行缺金,但水多”,而流水生木、旺木,自己的属性里便是跟木头一样,有内容,但需打磨才能让那些壮阔的纹路呈现不同的画面。

  也正是这些元素,让他的作品充满识别性,屡获国际大奖,红点、红星、if等,从正式走上这条路至今,已经收了不下于50个奖项,在国内、海外的设计展中也常常博得观众的一番惊叹。

  “相比陶瓷的可塑性,木头更能同时具备美观和实用。”跟彭钟一聊天,其实就会发现他的思路并不局限在木头上,而是一直在对比,不断挖掘木头的属性。“如果一个想法,仅仅木头不够表达,也会跟其他材料结合,比如石头、金属。

  一天一地,阴阳柔刚

  彭钟钟爱老庄哲学,连作品都不自觉带上虚无抽象的美学,即使是具象的山水,也有无限的延伸和想象的空间。

  “超然世外,欲乘物以游心,逍遥驰骋……”庄子在《人间世》中的畅想,彭钟让它依托木头呈现了出来。那组名叫《乘物以游心》的灵动香器,便是诉说这一寄托。远观,它似一叶扁舟,轻浮寒江,又似冬日远山,安静伫立。走近把玩,才会发现船只如梭的造型似游鱼,也似飞鸟,圆润又灵动,山峰连绵着水谷,水谷延伸着船尾。“舟之所存,鱼之所得。伴山伴水,乘物游心。”如果可以比拟的话,他的每件作品都好似王维“独坐幽篁里”般的致雅意境。

  要让这样一件极具张力的作品从无到有并不容易。彭钟大部分的时间并不是在打磨木头,而是面对一张白纸,让思绪无尽地飞。“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画草图,在空白的纸上游离,寻找自由。”彭钟描述道,“草图画多了,隐隐约约感觉到只有在空白的纸上才能找到自由。因为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想象远比眼前来得自由。这或许也是彭钟想让作品表达的意义。彭钟的作品中,你总会找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味道。就像《乘物以游心》,它还有另一款配对款,两款香插可以完美地合上。展开时,它是静寂的游鱼,合上时,则是纵享天地的悠然游鱼,世界于它,是唯一,也是完整。

  先做加法,十年后,再做减法

  面对一块木材,彭钟有时也会凝视它很久,静静地和它对话。“创作也是个取舍的过程,把它多余的部分去掉,把不足的地方补起来,有时你需要其他材质的东西来搭配,比如石头,铁块、铜球等。它们也许在前生就已经约定,我来当牵线人。”彭钟调侃道。

  这个就好像那座香薰炉。方形紫檀间,镂空的部分就好似一个打坐的空间,流动,自然,而顶端的天顶,就像是山洞的一线天,当鹅卵石置之其上,仿佛就像是上天对一个人的悲悯一样,让石块去为这虔诚的打坐人遮风挡雨。

  彭钟也丝毫不避讳他对“跨界”的喜欢。“跨界可以不断有新的想法,不同的领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块,可以把它们融到自己的创作中来。”彭钟讲道,“现在是不断做加法的阶段,十年后,也许就开始慢慢做减法。

  比如创作的材料,刚开始创作时,他喜欢用深色的木头,比如紫檀、红木、花梨木等,这些木头打磨出的作品天生带着贵族气质,不言语却风度怡人。“现在更喜欢用平易近人的木材,便宜,材料也更有影响力。”彭钟的打算是,“通过设计,找到吻合一块木头气质的设计,与自然结合在一起。

  “其实每块木头都是孤品,它们有不同的纹路,不同的生长环境,也有不同的语言。”彭钟浅笑道,“就看你和那块木头的缘分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