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档案服务文化建设释放正能量
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已有75个县级档案馆开工建设,其中31个县级档案馆通过项目验收并投入使用。省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落实“新馆建成之日即是展览开展之时”的工作要求,比如楚雄市档案馆在开馆时举办“楚雄记忆”、反腐倡廉教育、名人书画、民间工艺等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成为当地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所;巍山县档案馆新馆建成后,当地政府即投入近500万元经费,同时举办4个展览,成为当地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到之处;玉溪市档案馆举办“回眸中的奋进”展览,古城区档案馆举办“丽江记忆”展览、安宁市档案馆举办“安宁记忆”展览等,起到丰富各地社会教育和文化生活的效果。云南省档案馆举办的“红土高原的记忆”“飞虎·驼峰纪事”“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等展览社会反响大,参观人员已达数万人。特别是2014年配合云南纪念抗战胜利宣传系列活动,将“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史料图片展”延伸拓展到德宏畹町展出,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加强档案文化产品开发 充分发挥档案资政育人作用
云南省各级档案部门依托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料,不断加大档案信息资源挖掘开发力度。近年来,省档案局馆加强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整理发掘,加强与国内外有关部门、团体合作,编辑出版了《昆明解放》《南侨机工档案史料选编》《难忘飞虎队》《抗战时期的云南》《滇军抗战阵亡将士名录》《滇越铁路史料汇编》《山水茶事别样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百年富滇》等档案史料专著;与中央电视台合拍《南侨机工》电视专题片,与云南电视台合拍《滇缅铁路》《云南和平解放》《云岭和声·春城暗战》《东陆春秋》等电视专题片。省各级档案部门在省档案馆的带动和要求下,结合馆藏进行宣传,服务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积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较好地发挥了档案资政育人的正能量作用。
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 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水平
云南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和领域,努力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水平,为社会各界提供便捷、高效、免费的档案查阅利用服务。云南省档案局馆每年结合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定期分专题编制《档案信息参阅》,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积极推进省数字档案馆建设,优先完成利用率较高的多个省直部门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并完成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在省级机关一级立档单位全覆盖安装。同时,不断加大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已建成“滇军抗战阵亡将士名录”“云南陆军讲武堂名录”“云南土司世系”“南洋华侨机工名录”4个专题数据库,网上发布2.5万条数据,完成德昂族、怒族、普米族、布朗族、独龙族、基诺族、阿昌族、傈僳族8个少数民族档案专题数据的网上发布。通过实施档案数字化战略,为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编写志书,为学者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切身利益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档案查阅利用服务。此外,省各级档案部门在省档案馆带动示范下,着力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水平,发挥档案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共接待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利用10万余人次,其中,省档案馆共接待查阅利用单位约500家,近3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