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五项举措抓好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工作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到生活必需品等民生商品抢购、台风和雨雪冰冻极端天气下出现商品供应紧张或断档等情况,做好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供应工作,是商务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全县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没有出现断档,脱销等问题,较好满足了市场需求,维护了社会稳定。长兴县商务局抓好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工作,搭建了保障供应平台,形成了有领导机构、市场运行监测、保供企业以及各项保障机制的组织体系。
一、明确应急工作责任。成立了局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加强逐级管理,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人管、专人抓和抓出成效。依托《浙江省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平台》,建立并完善《长兴县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平台》,形成由13家应急保供企业组成的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联系网络,明确应急企业负责人和联络员岗位职责,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召开会议、上门走访、短信提示等方式,督促应急企业提高对做好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企业义务,有效承担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制定了《长兴县突发公共事件物资能源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和《长兴县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细化了局《突发公共事件市场供应保障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及粮油、蔬菜、猪肉、其他生活必需品与成品油、煤炭等应急工作方案,明确应急工作职责、事件分级、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后期处置等内容,规范工作流程,并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及时完善优化,进一步增强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强化市场运行监测。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充分发挥“商务预报”的网络、报纸、简报等三位一体立体式媒体信息发布及市场预报功能,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一是确立了农副产品、生产资料市场及大型连锁超市等具有广泛代表性样本企业26家,确保市场监测范围全面、科学、有代表性;二是建立样本企业信息员、市场预警员、重点行业分析师三级联动和双向反馈机制,畅通信息传递快速响应通道;三是通过自建“商贸企业直报”平台与商务预报网站的无缝对接,一周三次常态化市场监测密切关注重点品种市场变化,围绕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等产销、库存、价格等方面进行市场监测和动态分析工作。通过市场监测,实行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可以及时掌握部分生活必需品供求不稳、波动剧烈等特殊情况,对相关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为启动应急响机制提供工作决策依据。
四、加强应急储备管理。一是落实粮油应急储备。落实到位地方储备粮为18355吨,其中成品储备粮290吨;储备食用油计划为355吨,做到了储备规模、费用、仓库三落实,品种结构基本合理,储存安全,建立了粮食应急供应网络,落实20家超市(粮店)作为粮食应急供应点,落实了规模较大的3家米厂作为应急粮食加工企业,分别签订协议。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数量、质量检查,确保应急储备成品粮油保持最佳储存状态。二是落实生猪活体储备。我县以不低于当地居民7天消费量为猪肉储备基数,自2009年开始落实4000头生猪活体储备。与养殖企业签订生猪活体储备协议,并按每年每头补助资金20元落实好补贴,对储备企业的储备生猪数量、质量和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每季监督检查。三是加强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平台管理。我县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平台共录入13家企业,包括超市5家、食品类生产厂家2家、粮食企业2家、医药企业1家、矿泉水厂1家、盐业公司1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家。平台内录入应急企业基本情况和应急商品库存情况,主要包括粳米、调和油、方便面、饮用水、口罩、消毒液、手电筒、干电池、雨衣等商品的企业经营库存情况和企业联系方式;在日常工作中,督促各应急企业认真做好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平台的维护、更新,信息报送,做到准确、及时;积极协调和指导各应急企业制订本单位供应应急预案,增加应急商品企业储备;掌握应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有经营变动的应急企业及时调整更换,通过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平台的维护、更新,及时了解企业库存和经营品种,为应急保供时提供企业商品信息,及时快速地组织调运,进一步夯实应急管理基础。
五、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在2011年的食盐抢购风波中,通过对欧尚、大润发等重点企业监测,及时发现食盐销售量异常情况,经过分析判断,向市、县两级政府汇报后及时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拨各类食盐460多吨投入市场,确保批发、零售两端供应充足,消除市场恐慌。2011年我局负责“八残会”期间肉品专供工作,期间为运动员专供子排、五花肉、里脊肉、纯精肉等产品合计2000余公斤。2014年10月特大台风菲特来袭时,我县迅速启动生活必需品超市储备应急预案,连夜向定点超市紧急调集手电筒、雨披、雨鞋等应急商品200余套,方便面、面包50余箱发往受灾点,紧急组织调运21600斤大米和6000斤鲜猪肉于3小时内送到和平镇灾区,使灾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来源:( 浙江商务厅 )